葡萄的转色期,恰好是葡萄即将成熟到完全成熟这一时期,这个时期管理非常重要,若管理不当,葡萄果实则会出现着色不良、裂果、掉粒等影响后期收获。那么,葡萄在转色期间的管理需要注意哪些内容呢?。
一、水分管理
葡萄进入转色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注意控水和排水。水分过多,不但转色慢,还易诱发转色期病害。尤其是在人为浇水上,不要大水漫灌,避免灌水过多而影响葡萄果实的糖分积累。另外,转色期也是高温多雨季节,因此还要注意涝雨后及时排水,防止土壤积水,保持土壤的透气性。
二、施肥管理
转色期是提升果实品质、稳住产量的关键时期,也是葡萄二次膨果期,此时进行科学的施肥对提高果实糖分,改善果实品质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这个时期如若盲目的施肥,不仅达不到增加糖度和着色的效果,严重的会造成果实不能正常成熟,枝条徒长。后期甚至会出现果实过软上色困难等问题。在这一时期应遵循高钾中磷低氮的原则。土壤追施最好开沟覆土追施,这样养分可以全部被根系吸收,从而避免养分流失,也可以通过叶面喷施的方法。须注意的是,叶面喷施时应在晴天晨露干后至10时前或午后16时后进行。
三、裂果
葡萄裂果除与品种有关,生产上与管理不当有很大关系。多数管理者在防止裂果时,只是单一的补钙肥,忽视了硼的作用,而钙硼同补时硼可提高钙的移动性。正确的做法是,花后补钙肥时,注意钙硼同补,来提升果皮的韧性,减少裂果。对于一些容易裂果的品种可以采用保湿栽培,保持土壤水分平衡,减少土壤水分的急剧变化。
四、负载量及修剪
葡萄达到高产,首先要合理控制果实负载量及合理的修剪。如果负载量大,肥料不足或有效叶面积小,叶果比低,导致叶片光合作用提供能量不足,造成转色问题出现。因此修剪时主梢叶适当多留,一般果上留15~18片叶,其副梢可留一到二片叶摘心,增大叶果比,不同品种存在一定的差异。
五、病害
葡萄在转色期容易感染病害主要有水罐子病、炭疽病、霜霉病。
水罐子病主要是负载量过大,肥料不足,摘心过重以及田间湿度大、温度高,影响养分的转化。防治措施是合理控制果实负载量,增加结果母枝留叶量,追施高钾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大雨过后及时排水,保持土壤适宜湿度。
炭疽病喜欢“甜”,葡萄果实进入转色期糖度逐渐增加,也正是炭疽病病害高发的时期。
防治措施从6月下旬开始,常用药剂有25%戊唑醇悬浮剂2500倍、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4000倍、56%嘧菌百菌清600~800倍液,隔10~15天喷1次,共喷3~4次。注意的是不要使用咪鲜胺及其锰盐,否则会影响到葡萄果实的风味。
霜霉病葡萄转色期发生时,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在叶片上形成淡黄色水浸状小斑点,随着病情加重,病斑颜色不断加深变成褐色不规则病斑,在空气湿度较大时病斑背面着有白色霉层,严重时,叶片变褐干枯。防治措施 40%烯酰吗啉悬浮剂1500倍、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阿米达)2000倍或24%唑醚氰霜唑悬浮剂1500倍,7~10天一次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