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养猪的农户会发现,一到了夏天,猪的食量就会发生变化,变得不爱吃东西,即使换了饲料还是收效不大,生长速度也会变慢,所以很多养猪的农户不喜欢夏季养殖,收益会缩水,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有没有办法可以解决这种情况的发生呢?下面介绍几点在夏季养猪技术。
一、夏季养猪的注意事项
1. 降低猪圈温度
夏季因为天气太热,如果猪圈狭小,温度会更高,这个时候,猪就会变得不爱吃东西。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降低猪圈的温度,在修建猪圈的时候,就应该选在没有阳光直射的地方,假如一开始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我们就要采取人工降温的方式,首先要做到通风到位,多开几个通风的窗户,在猪圈的顶部加一层温度隔离层,这样也能有效的降低猪圈的温度,还有一个普遍适用的方法就是用水汽降温,可以时常喷洒水雾。
2. 选择合适的饲喂时间
最好在天气不太热的每天早晚给猪喂食,白天天气热得话尽量不要喂,通过人工降温,如果猪圈温度的温度有所降低的话,可以少量喂一点,主要还是早晚的两顿要喂好,给猪饲料的时候,要注意饲料一定要是凉的,不能是热的,热的话即使周围的环境是凉的它也不会好好吃。
3. 选择合适的饲料
适合夏天喂猪的饲料有哪些呢?夏季猪饲料主要以青饲料为主,干饲料为辅。可以多喂猪一些红薯,这有利于它自身温度的降低,也能提高它们的食欲。为了补充猪体内的蛋白质,我们还要给它在饲料中加一些豆粕等蛋白饲料,这样能使它快速增肥。
4. 增设水槽
夏天的时候可以在猪圈里多加几个水槽,且里面随时要有水,这样猪可以自己降低身体温度,从而促进增肥。饮水还可以加速猪仔的肠胃蠕动,让猪吃的饲料快速消化,增加它们的进食量。水槽里的水要定时更换,一是时间长容易变质,二是长时间不换水温会升高。选择水时要选用深水井里的水,不要用河水湖水,因为野外的水里可能受到污染或含有病原微生物而导致猪发病。
5. 加大猪的活动空间
在修建猪圈的时候一定要备几间,在夏天的时候每个猪圈里的猪的数量一定要比其他季节要少,让每个猪仔的活动空间都加大一些,每个猪圈的猪仔太多的话,会引起它们热反应,因此,在夏季,我们要调整好猪圈里猪仔的数量。
6.科学管理
调节喂食时间应循序渐进,随着温度的变化逐渐调整,不能突然改变;子猪转群或出售,应安排在早、晚温度相对较低、气候凉爽时进行;适当调整母猪分娩时间,尽量避开在温度较高的季节产子;母猪产子舍尽量不要用过多冷水冲圈,防止湿度过大,产床上的粪便痕迹要用带有消毒液的抹布擦净;降低饲养密度,降低比例为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要保持圈舍卫生,每天至少清理粪便2次至3次,每月消毒3次至4次,并做好消灭蚊蝇工作。
二、猪热应激的防治
1.热应急的产生及危害
热应激又称热射病,属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病原因是环境温度过高,猪的产热和散热出现矛盾,产热过多,散热过慢,导致内热过高,体温调节失衡而导致的新陈代谢和内分泌机能失调而出现的发病症状。夏季是猪热应激疾病的高发季节,对养猪生产带来了较大的损失。
2.猪热应激的症状
猪的精神沉郁,呼吸急促,甚至会诱发发热性的喘息。猪此刻食量也会随之减少,并且开始大量的饮水,整体的活动量也降低,寻找趋向阴凉的地方活动。公猪的主要表现为性欲减少,并且射精的数量也降低,精子的成活率较低;母猪则表现为青年的母猪初情期或者性成熟期延迟,若母猪是在妊娠期间受热应激,那么会诱发较为严重的繁殖问题,夏季同等情况下母猪的窝产仔数量将会降低 1至2 头,进而降低母猪的泌乳量,导致母猪生长发育极为不良,仔猪成活率降低。卵巢机能减退,受胎率下降,妊娠末期死胎数增加,窝重减少,甚至流产,奶水品质和数量下降,影响仔猪成活率和断奶重。
3.猪热应激的治疗
西医疗法:发现热应激病猪应迅速转移至通风阴凉的地方,并使用冷水浇头、口含冰块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肌注10%樟脑磺酸钠注射液5毫升,一天两次,耳静脉放血200毫升,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250毫升左右,间隔5小时后再注射一次。
中医疗法:除物理降温外,使用鱼腥草100g、野菊花100g、陈皮25g、淡竹叶100g,煎水1000毫升后,一次性灌服。或者使用20-30毫升柴胡口服液进行灌服,改善热应激症状。
4.猪热应激预防
在外界温度较高时,科学调整饲料配方,加强饲养管理,在饲料中添加抗热应激药物等,在饮水中添加电解质,食盐,补液盐,多维素,益生素等,提高猪的抵抗力及抗应激能力,保证充足洁净的饮水以满足猪的体液补充。适当添加青绿饲料,如冬瓜,西瓜皮,苜蓿草等,可刺激猪的食欲,以满足自身的维持消耗。
调群转群卖猪等,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在早晚凉爽时段进行。舍内可以滴水降温或安装降温水帘,时常保持通风,保证空气流通,来控制猪舍温度。有条件的可以在舍顶安装隔热材料. 可在猪栏上方1.5至1.8米安装喷雾、淋浴装置或安装简易滴水降温管,利用物理降温可有效的降低温度,防止猪热射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