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用多个适宜的品种,不要单一种植。
根据自己地块腾茬早晚及地力,选择不同类型的品种,以便品种间优势互补,保证总产稳定性。如早、晚熟品种搭配,高水肥品种与抗旱耐瘠品种搭配等。
二、选优质种子,不要只图便宜。
购种要选用信誉好的供种单位的种子,同时要观察种子包装是否完整,是否注明生产单位、经营单位名称,是否有合格的质量标识等。还要察看种子的色泽、粒型是否与以前使用过的或其它地方出售的同类种子相同。不可贪便宜购不合格种子。
三、适时播种,不要过早过晚。
夏玉米播种要突出抢时早播。适时早播可增加有效积温,延长玉米的有效生长期,充分利用肥、水、光、热资源,避免“芽涝”和后期低温影响,实现充分成熟和降低籽粒水分。播种时间一般为6月上中旬,上茬小麦机械收获后进行免耕铁茬播种,在农机具配套好的地区,争取收获小麦当天完成玉米夏播,实现“零农耗”。
四、提倡铁茬播种,不要放火烧茬。
铁茬播种不仅可以提早播期,而且田间麦茬还可保墒肥地。烧茬则造成土壤板结失墒,污染环境。
五、及时造墒,不要侥幸等雨。
铁茬播种后要及时浇水,侥幸等雨很可能发生“芽干”,造成缺苗断垄。
六、因种调整播量,不要千篇一律。
播种前要根据种子的品种特性(稀密程度)、籽粒大小、发芽率等正确调整播量,保证出苗率。
七、合理种植密度,不要过密过稀。
首先应了解种植品种的特征特性,根据其需要密度留苗,稀植大穗品种一般为3000~3500株/亩;小穗、耐密品种为4500~5000株/亩;一般品种应在3500~4000株/亩。
八、早促早管,不要前松后紧。
夏播玉米发育快,水肥及其它田间管理措施应突出“早”字,遇旱要及时浇水。如前期生长受到抑制,即使后期条件再好,损害也不可弥补。
九、及时防治病虫害,不要错过最佳防治期。
注意在小喇叭口期及时防治玉米螟,抽雄期注意喷药防治蚜虫。全生育期还要注意观察植株有无其它虫害病害(如红蜘蛛、粗缩病、黑粉病等常见病虫害),并及时防治。
十、适时收获,不要过早抢收。
应在蜡熟期适宜收获,籽粒全粒变硬呈蜡状、挤压无液浆时收获最佳。否则造成减产。
(科研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