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吸浆虫防治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小麦吸浆虫防治

    49447 阅读 2012-07-26 发布时间
    为害特点均以幼虫吸食麦粒浆液,出现瘪粒,严重时造成绝收,是毁灭性害虫。
    形态特征麦红吸浆虫雌成虫体长2—2.5mm,翅展5mm左右,体桔红色。复眼大,黑色。前翅透明,有4条发达翅脉,后翅退化为平衡棍。触角细长,雌虫触角14节,念珠状,各节呈长圆形膨大,上面环生2圈刚毛。胸部发达,腹部略呈纺锤形,产卵管全部伸出。雄虫体长2mm左右,触角14节,其柄节、梗节中部不缢缩,鞭节12节,每节具2个球形膨大部分,环生刚毛。卵长0.09mm,长圆形,浅红色。幼虫体长约2—3mm,椭圆形,橙黄色,头小,无足,蛆形,前胸腹面有1“Y”形剑骨片,前端分叉,凹陷深。
    防治方法 (1)选用抗虫小麦品种如徐州21号、徐州211、马场2号、洛阳851、洛阳852、樊寨4号、咸农151、武农99号、临50744等,各地可因地制宜使用。(2)调整作物布局改善农田环境,推广小麦一大豆、小麦或小麦、棉花一体化种植模式,优化组装综防技术。(3)狠抓各虫态防治。小麦吸浆虫在地下生活时间长、虫体小、数量多,应进行三步防治。一是在小麦播种前撒毒土防治土中幼虫,于播前进行土壤处理。每667m2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乳油200ml,对水5kg,喷在20kg干土上,拌匀制成毒土撤施在地表,耙镕或翻入土表层有效。二是在小麦孕穗期撤毒土防治幼虫和蛹,是防治该虫关键时期。当土温15℃时,小麦正处在孕穗阶段,这时吸浆虫移至土表层开始化蛹、羽化,这时是抵抗力弱的时期,南方麦区于3月下旬一4月上旬冬小麦拔节期;北方春麦区于5月进入拔节后,土内幼虫破茧上升土表时每667m2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乳油150ml,按上法制成毒土,均匀撒在地表后,进行锄地,把毒土混入表土层中。也可在小麦抽穗前3—5天,于露水落干后撒毒土,毒土制法同上,可有效地灭蛹和刚羽化在表土活动的成虫。三是小麦抽穗开花期防治成虫。小麦抽穗时土温20℃,成虫羽化出土或飞到穗上产卵,这时结合防治麦蚜,喷撤甲敌粉或乙敌粉667m22—73kg,必要时喷洒40%乐果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杀灭菊酯乳油4000倍液或36%克螨蝇乳油1000倍液。有条件或应急时也可用40%乐果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80%敌敌畏乳油100ml,对水15kg进行超低容量喷雾。水源不方便的地区或坡地,667m280%敌敌畏乳油100ml,对水1—2kg,喷拌在20kg细土上制成毒土撒施在麦田中也有较好防效。该虫卵期较长,发生重的可连续防治2次。
     
    周健东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