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肉鸡养殖技术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秋冬季肉鸡养殖技术

    32681 阅读 2012-09-29 发布时间

     

    许多肉鸡养殖户反映,秋冬季养殖效益都不怎么好,常常解决不好保温和有害气体排除、疫病防治等问题。肉鸡的饲养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只有将各个环节的工作做透做细,养殖效益才能提高。
    一、保温通风结合
    秋冬季气候变冷,而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这就是冬季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通风换气的同时,注意不要造成舍内温度忽高忽低,严防由于温差过大造成应激反应引起疾病,通风口以高于鸡背上方1.5米以上为宜。
    鸡舍要维修好,防止贼风、穿堂风侵袭鸡群。平地饲养的肉鸡群要加厚垫料,利用垫料来提高室内温度。要勤换垫料,中午开窗通风。一般情况,6日龄开始通风,并随日龄增加加大通风量,使鸡群有足够的氧气。雏鸡入舍前3天,将舍内温度控制在34.5~35℃。鸡入舍后,升温1~2℃,第1周温度在35~36℃为佳,此时鸡只状态佳,精神活泼,分布均匀,活动自由,饮食正常。同时,应注意鸡只的变化并及时进行调温,若鸡只聚群、“叽叽”颤叫、缩头等,说明温度过低,应提高舍内温度;若出现张口喘气、频繁喝水等,说明温度过高,应降低舍内温度。在2周龄时降到30~32℃,在3周龄时降到26~28℃,再用1周时间降到恒定温度23℃。
    秋冬季,常常由于鸡群排泄的粪便未能及时清除,致使鸡舍内氨气蓄积,浓度增大,导致肉鸡氨气中毒或引发其他疾病。建议养鸡场在注意通风的同时及时清除舍内粪便及潮湿的垫料。  
    二、强化饲养管理
    1.科学管好新进雏。进雏前对雏舍进行严格的冲刷、消毒、熏蒸。用具、衣帽、房舍等彻底清洗。由于肉雏鸡生理特点的需求,入舍后,先饮水后开食,尤其长距离运输的鸡,可及时补充机体所失的水分。光照时间宜缩短,不宜延长,不可随意改变光源的位置、时间、强度等。
    2.地面干燥不返潮。水泥地不吸水易潮湿,最好用三合土打地面,地面透气、保持干燥不返潮。
    3.选好垫料保松软。要用新鲜、干燥、柔软、不霉变、吸水性好的垫料,最好为刨花。用时要巧用,最好一次铺好垫物,不要零星添加,保持松软。
    4.饲料营养巧搭配。由于秋冬季气温偏低,肉鸡的热量消耗较大,配制日粮时可适当提高饲料中代谢能的标准,而适当降低饲料中蛋白质的比例,同时要特别注意日粮中维生素的含量,满足其需要。饲料应现拌现喂,防止冰冻,有条件时可以喂热料,饮温水。
    5、防疫和消毒技术
    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是提高商品肉鸡出栏率和饲养效益的重要条件,因此免疫接种和消毒预防尤为关键。
    常用的免疫程序是在7日龄、21日龄进行鸡新城疫免疫,14日龄、28日龄进行鸡法氏囊免疫,有必要的情况下进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禽流感免疫。
    消毒是控制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重要手段,不但要重视鸡舍内的消毒,也要做好鸡舍外的环境消毒。
    鸡舍内每3天带鸡消毒一次,常用0.1%新洁尔灭或百毒杀、0.2~0.3%过氧乙酸、碘制剂,交替使用,现用现配;饮水器每天用清水清洗1~2次,每隔2~3天用0.05%百毒杀清洗消毒。车辆进出鸡场用3~5%来苏儿喷洒;消毒池内加2~4%烧碱溶液,每周更换一次;道路每天清扫,每周撒一次白灰。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畜牧所 路国强高级兽医师供稿 电话:2273015)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