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冬前苗期管理技术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小麦冬前苗期管理技术

    89766 阅读 2012-11-05 发布时间

     

    查苗补苗
    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对缺苗断垄的麦田要及早补种,杜绝10厘米以上的缺苗和断垄现象。
    合理施用冬前肥水 
    浇冻水。为充分发挥冻水的作用,浇冻水要掌握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把握好浇水时间。一般在11月底至12月初浇水,此时日平均气温通常在3~5之间,夜冻昼消。浇水过晚,水不易下渗,遇到寒流时地面易结冰,麦苗窒息会死亡;二是浇冻水后,一定要在墒情适宜时及时锄划,破除板结,保持墒情。
    深耘断根,镇压划锄  
    深耘10厘米以上,可以断老根,喷新根,深扎根,对小麦根系有促控作用。对于生长过旺、群体过大的麦田,可在立冬前后采用镇压措施。镇压在午后进行,避免早晨有霜冻压伤麦苗。划锄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可以灭草、松土、弥补裂缝、防旱保墒、减轻或防止冻害等。
    冬前杂草、病虫害防治 
    1、及早做好化学除草。麦田杂草出土高峰一般在小麦播后15~20天,所以小麦幼苗期是化学防除杂草的最有利时期。于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每亩用75%苯磺隆悬浮剂或6.9%骠马乳剂或3%世玛乳油等药剂对水30~40公斤进行茎叶喷雾防治;喷药时一定要均匀,做到不重喷,不漏喷,切忌草多多喷,没草不喷。  
    2、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地下害虫危害可造成田间死苗断垄,用3%辛硫磷颗粒剂开沟施或顺垄撒施,划锄覆土;也可用40%甲基异硫磷乳油或40%辛硫磷乳油顺垄浇施,防治面积应适当扩大。防治蝼蛄:每亩用麦麸5公斤,炒香后加入适量水,再加40%甲基异硫磷50毫升拌匀,于傍晚撒入田间,每亩用毒饵2~3公斤,同时兼治土蝗和蟋蟀。 
    3、及早预防小麦全蚀病。小麦全蚀病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全蚀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只侵染麦根和茎基部1~2节。苗期病株矮小,下部黄叶多,种子根和地中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枯死。小麦全蚀病病原菌在秋苗期即能侵染,对于已发生全蚀病的地块,每亩用15%粉锈宁乳油150~200克对水50~60公斤,顺垄喷洒幼苗,能显著降低小麦穗期发病率。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