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

    41655 阅读 2012-11-26 发布时间

     

    规模化养猪的目的是在有限的空间采用工厂化方式饲养尽可能多的猪群,从而获得最大利益回报。而健全的生物安全体系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猪场爆发疾病的风险,这是国外发达养猪业国家若干年前形成的共识。那么规模化猪场如何建立生物安全体系,需要我们的探索。
    生物安全体系的内涵
      集约化种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就是通过各种手段以排除疫病威胁,保护猪群健康,保证猪场正常生产发展,发挥最大生产优势的方法集合体系总称。总体包括:猪场环境控制,猪群的健康管理,饲料营养,饲养管理,卫生防疫、药物保健、免疫监测等几个方面:一是防止猪场以外有害病原微生物(包括寄生虫)进入猪场; 二是防止病原微生物(包括寄生虫)在猪场内的传播扩散; 三是防止猪场内的病原微生物(包括寄生虫)传播扩散到其他猪场。
    实施生物安全体系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换节
      第一个环节是:防止外界病原微生物进入猪场
      防止外界病原微生物进入猪场就是切断病原微生物进入猪场的一切途径,主要注意做好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猪场场址的确定:是猪场生物安全体系中最重要的要素 。猪场选址具备防疫排污条件,具备水源,电源条件,具备交通,通风向阳条件。
      第二、猪场围墙和大门,猪场和生产区入口处淋浴或消毒级登记制度。
      第三、出猪台设施,建造出猪台时需考虑以下因素: 划分明确的出猪台净区和脏区,猪只只能按照净区~脏区单向流动,生产区工作人员禁止进入脏区;出猪台的设计应保证冲洗出猪台的污水不能回流到出猪台;建造防鸟网和防鼠措施;出猪台每次使用后及时彻底冲洗消毒。
    第四、饲料、车辆管理,做好免疫。
    第五、水源和有害物质管理:包括猪场人员饮用水和猪只饮水,应定期消毒净化饮水;饮水常规检测。
    第六、预防有害生物,包括其它畜禽动物和家养宠物,野生动物,鸟类,苍蝇,蚊虫和啮齿类动物。
    第七、垫料和引进种源等管理。
     第二个环节:防止病原微生物(包括寄生虫)在猪场内的传播扩散。
      场内控制病原扩散的生物安全措施是猪场生物安全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其控制措施如下:
      首先,在猪舍建筑方面,猪舍的建造布局合理,生产区内脏区和净区交界处的控制,同时做好粪便和死猪处理。从生产区脏区进入净区,更换净区衣服鞋帽(或更换胶鞋)或脚底经过交界处的脚浴消毒盆;净区物品和生产工具的清洗消毒均在净区中进行,禁止进入脏区;脏区物品须经充分消毒后才能进入净区;各阶段生产工具和物品专舍专用,禁止混用。
      另外,在种源管理方面要做到: 确定健康等级高于本场的种源提供场作为后备种猪更新来源,禁止从不明健康状态种源提供场引种;引种前,根据实验室监测结果确定本场引种的最佳时机和了解种源提供场的健康状态确定是否适合引种;即使是单一种源(包括本场自留后备母猪)混入基础母猪群前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隔离技术措施处理。
    第二个环节,防止猪场内的病原微生物向其他猪场扩散。
    处理好猪场粪便和污水,人员的来往,车辆和特殊物品管理,做好周围免疫等等。防止猪场内的病原微生物(包括寄生虫)传播扩散到其他猪场。
      总之,集约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重点是群体的疫病控制,在目前疫病复杂的形势下,通过健全环境、猪群的健康、卫生防疫、营养、兽医管理各方面的努力,建立可靠的生物安全体系,切实采取综合性的管理和技术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疫病的发生和发展,确保猪场的生物安全,保证猪场可持续发展。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畜牧所 路国强高级兽医师供稿 电话:2273015)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