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黄杨扦插繁殖技术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大叶黄杨扦插繁殖技术

    41465 阅读 2012-12-14 发布时间

     

    大叶黄杨属卫矛科,卫矛属,常绿灌木。喜光,较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亦较耐寒。由于其具有四季常绿、适应性强、耐修剪性强、易造型、吸烟滞尘、抗污染等特性,是北方地区最为常用的绿篱绿化材料。由于近些年北方城市绿化任务加大,对大叶黄杨的需求量剧增,其育苗快繁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快繁主要以嫩枝扦插为主,成活率可达达96%以上。
      1、扦插育苗床的构建。用砖砌成约高20厘米、宽不限(便于操作为宜)的苗床,内铺约1618厘米基质,基质下层为粗砂,上层为细砂。扦插前,苗床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2、插条的采集和处理。在优良的大叶黄杨母株上剪取树冠中上部、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一年生半木质化或完全木质化枝条。枝条采下后立即喷水保湿,防萎蔫。将剪取的枝条截成长10~15厘米的条段,每一插条不少于2~3个芽,去掉基部叶片,保留顶部1~2个叶片,插条的上切口平剪,位于芽上0.5~1厘米处,下切口斜剪,剪口要平滑,无伤芽、无裂痕,皮部无损伤。插条剪好后按粗细分级捆扎,及时处理或直接扦插。
      3、扦插及插床的管理。大叶黄杨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扦插。冬季扦插需在温室内进行,其他三季扦插需要搭建覆塑料膜小拱棚,夏季扦插还应在小拱棚之上搭建遮阴网。3月上旬扦插的,可在当年移栽。9月下旬~10月下旬扦插的,在第二年春季土壤解冻后移栽。
      插条随剪随用,插前可在萘乙酸溶液(500~1500毫克/公斤)中速蘸(5~10秒),也可直接扦插。扦插深度为插条长度的2/3,扦插密度为600~700株/平方米。扦插完用多菌灵溶液喷透基质进行消毒。扦插完成后要立即喷水,保持土壤含水量,炎热夏季要视情况增加喷水次数,以降低温度。一般插后一周后,便可产生愈伤组织,20天左右,生出新根。发根后,要注意减少喷雾次数及时间,以防引起烂根;并要加喷0.2%~0.3%的尿素或复合肥料,进行根外追肥,同时喷施多菌灵溶液进行防病消毒,以促使扦插苗健壮生长。
      4、炼苗。插条形成较完整、丰满的根系后开始炼苗,逐日减少喷水次数,增加通风次数。10~15天后逐渐撤除塑料棚膜,再经10~15天逐渐撤除遮阴网,进行全光炼苗。幼苗继续留床培养20天以上,即可移苗定植。移栽时,要尽量保持根系完整,随栽随浇水,以保证移栽成活。用此法一年可扦插繁殖大叶黄杨苗3次,大大缩短了育苗周期,并提高了苗木质量。
      另外,要注意松土、除草,松土时不易过深,以免插穗基部受伤,影响根系生长。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园林所 赵广胜林业工程师供稿 电话:2273009)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