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树种,是指原产于本地区或通过长期引种、栽培和繁殖并证明已经非常适应本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且生长良好的树种。在城市园林绿化中乡土树种具有更适应当地气候,改善生态环境的能力,更适应于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需要,乡土树种能突出地方特色,更具文化内涵,容易形成独特的城市园林风格和城市个性。
乡土树种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意义
一、利用乡土树种抗逆性强的特点,有效发挥其生态功能。乡土树种是当地土生土长,经过长期自然选择,适应当地极端高温、低温、洪涝、干旱等恶劣环境生存下来的树种,具有很好的抗逆性。而有些外来树种虽然在暖冬时期能在当地过冬,但在极冷年份的冬季若不加以保护将会被冻死、冻伤。
二、有利于形成地方特色景观。乡土树种分布具有一定地域性,大量应用一个地方的乡土树种后,必然会形成本地特有的植物群落。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园林景观。
三、充分利用现有乡土树种丰富的资源,降低栽植养护成本。我省地处亚热带,植被生长较好,乡土树种的品种、数量都很多,食物链网复杂,稳定性强,资源丰富。大力推广利用本地乡土树种,有利于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植物资源。同时乡土树种种苗基地与造林地相距较近,可做到随起随运随栽,减少了包装、贮藏等中间环节,栽植成本低、效率高。而且乡土树种有较好的适应性、抗逆性及较强的抗病虫能力,易于养护管理。在浇水、施肥、修剪、防病虫等养护方面明显比外来树种费用低。
四、不会带来生物入侵。造成入侵危机的主要原因就是各地盲目引进各种外来物种,同时对生物入侵的治理,为追求“立竿见影”的短期效果,未经科学的论证和必要的试验,就普遍采取国外引进天敌和替代物种的“以夷治夷”方式,导致了新的生物入侵的危险性。
五、有利于丰富园林景观。乡土树种品种丰富、数量多,其中有许多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能形成丰富的园林景观。
乡土树种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应用现状:城市绿化中乡土树种的种类不丰富,数量少;决策者、设计者对乡土树种的应用不够重视;乡土树种在生产和应用两个环节上没有形成良性循环。
推广应用乡土树种的主要措施有:通过试验示范,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先选出适当地段或街道做出试验示范,设计方案尽可能多地设计乡土树种;加大对乡土树种推广的研究,推广应用乡土树木可先开展树木调查,为园林树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并制定城市园林树种规划,保证树种选择的稳步进行;建立乡土树种的繁育基地,建立乡土树种繁育基地,生产出树形优美、有特色、前景好的乡土树种,形成稳定的苗源,决策者和设计者才会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应用乡土树种,同时又促进苗木生产商繁殖生产乡土树种,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