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苗圃施肥技术
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对园林植物的生长和维护起到重要作用。肥料、促进植物新陈代谢,提高园林植物生长能力,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条件,提高土壤肥力。
一、园林树木施肥应注意的事项
1、由于树木根群分布广,吸收养料和水分全在须根部位,因此,施肥要施根际的四周,不要靠近树干。
2、根系强大、分布较深远的树木,施肥宜深、范围宜大,如油松、银杏、臭椿、合欢等;根系浅的树木施肥宜较浅,范围宜小,如法桐、紫穗槐及花灌木等。
3、有机肥料要充足发酵、腐熟,切忌用生粪,且浓度宜稀,化肥必须完全粉碎成粉状,不宜成块施用。
4、施肥后(尤其是追化肥),必须及时适量灌水,使肥料渗入土内。
5、应选天气晴朗、土壤干燥时施肥。阴雨天由于树根吸收水分慢,不但养分不易吸收,而肥分还会被雨水冲失,造成浪费。
6、沙地、坡地、岩石易造成养分流失,施肥要深些。
7、氮肥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强,所以浅施渗透到根系分布层内,被树木吸收;钾肥的移动性较差,磷肥的移动性更差,宜深施至根系分布最多处。
8、基肥因发挥肥效较慢应深施,追肥肥效较快,则宜浅施,供树木及时吸收。
9、叶面喷肥是通过气孔和角质层进入叶片,而后运送到各个器官,一般幼叶较老叶,叶背较叶面吸水快,吸收率也高。所以实际喷洒时一定要把叶背喷匀、喷到,使之有利于树干吸收。
10、叶面喷肥要严格掌握浓度,以免烧伤叶片,最好在阴天或上午10时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喷施,以免气温高,溶液很快浓缩,影响喷肥或导致药害。
二、简便高效的圃地施肥技术
1、施肥种类
圃地施肥有3种基本方式,即基肥、种肥和追肥。
(1)基肥。基肥又称底肥,主要是在播种或定植前,结合土壤耕作或整地而施用的肥料。它在施肥中占有重要地位,担负着培肥土壤和供给植物整个生长发育期中所需养分的双重任务。基肥常以肥效持久的有机肥料为主,如绿肥、厩肥等,并适当配合化学肥料,如磷酸二铵等复合肥料。
(2)种肥
种肥是在播种或幼苗扦插时施用的肥料,主要目的是满足幼苗初期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要,有些情况下也兼具长期效应。种肥一般以速效性化肥和腐熟的优质有机肥料为主,一些微量元素肥料也常用作种肥。由于种肥常和种子或幼苗根系直接接触,所以对肥料种类和用量要求严格。一般来说,种肥浓度不宜过大,不能过酸、过碱,也不能含有有毒物质或易产生高温的物质,以腐熟的堆肥、复合肥料为宜。
(3)追肥
追肥是指在植物生长发育期中所施用的肥料,其目的主要是满足植物在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特殊需要。为补充基肥的不足,在植物的整个生长发育期中,可进行多次有针对性的追肥。追肥一般以速效性化肥为主,腐熟良好、速效养分含量高的有机肥可作追肥,如硫酸铵、硝酸铵等。因为根外追肥所用肥料较少,但收效快,因此可在生长期每隔7~10天进行叶面喷洒肥料。
2、施肥方法
大致可分为全面施肥和局部施肥。
(1)全面施肥
在播种、育苗定植前,在土壤上普遍施肥。一般采用基肥的方式,多施用厩肥、堆肥、绿肥等。
(2)局部施肥
根据植物对营养的要求和不同苗木的生长情况,将肥料只施在局部地块,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撒施。苗圃整地时,基肥多采用撒施,即将肥料均匀铺撒在地面上,随耕翻土地一起翻入土中,然后耙匀。
②沟施和穴施。有些时候,均施(将肥料均匀混入土壤)的肥料因强度太低而效果不明显,或因与土壤接触太多而易于被土壤固定。为了避免肥料浪费,并提高肥效,可采取开沟或挖穴集中施肥的方法。树木和灌木栽植时,常将基肥施于树穴底部,或与土壤混匀后填补。株行距大的花卉追肥时,亦可在植株旁边开浅穴施入,然后盖上。行状林木、条播苗木及行状栽植时,常在行间或行列附近开沟,把肥料施入后盖土。单株树木施肥,一般是在树冠投影下沿投影边缘位置开环行、半月形或辐射状的沟,进行施肥,注意环行开沟深度应适宜,一般为25厘米左右,不要伤及太多的树根。沟施、穴施基肥时,应当先在肥料上面盖一层土,然后再栽种植物,尽量避免根系与肥料直接接触。以沟、穴形式进行追肥时,也应注意肥料不要与密集的根系接触,以免烧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