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培育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早春培育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52341 阅读 2013-04-08 发布时间

     

    早春季节育雏成活率高,育雏费用低,产蛋率高。3~4月份孵出的鸡为春雏,小鸡到当年8~9月份开产,正是上年老鸡产蛋下降季节,能弥补淡季市场鲜蛋供应的不足,产蛋期长,经济效益高; 4月下旬~5月份孵出的鸡为晚春雏,小鸡在秋末冬初开产,高峰期在春节前,鸡蛋价格较高。由于早春是寒冻刚过,气温回升,天气变化突然,雏鸡管理不当也会造成死亡损失,因此育雏饲养管理要抓住重点和关键。
    1、温度:对已准备好的育雏室提前加温。雏鸡刚出壳后卵黄没有吸收好,体质较弱,采用高温育雏能促进卵黄吸收,降低死亡率。1~2天内温度达到35℃左右,3~7日龄要达到32℃,昼夜温差不要超过2℃为好。往后每周降低2℃。看雏鸡的分散状况而随时调整温度。环境温度低雏鸡尖叫、扎堆;温度适宜时,雏鸡会自动散开,低声叫着找食吃;温度过高时,雏鸡张大口喘气,要加快散热。
    2、湿度:育雏期温度较高,舍内湿度较低,容易干燥,造成尘埃飞扬,会造成异物性气管炎,应定期增加湿度。可带鸡喷雾消毒、也可在炉子上放一铁盆,定期放入含氯消毒剂,达到消毒和增加湿度两个目的。一般育雏期湿度为65~70%。
    3、光照:雏鸡对光照很敏感。光照时间是1日龄23小时,2日龄22小时,3日龄21小时,4日龄后18小时,一周后16小时或日常光照,直到脱温。过多的光照会引起消化吸收紊乱,啄肛啄羽发生。弱光会使雏鸡发育不健全,消耗过大。因此应按照程序供给光照,避免营养缺乏,引起病害发生。
    4、饮水:最好是在出壳后48小时内饮水,一方面补充运输中消耗的水分,一方面促进清除胎粪。水的温度最好是30℃左右。为增强雏鸡体质,饮水中可加入速补、葡萄糖、生理盐水等。48小时饮不上水,会造成脱水,成活率降低。
    5、喂料:应及早在72小时内开食喂料,少给勤添。雏鸡出壳后的48小时内能量代谢由卵黄供给,随着日龄的增长,卵黄的吸收速度很快,雏鸡食欲逐渐增加,应及时引导雏鸡学会采食。3日龄后该用料槽饲喂法,并适当地增加喂料量。晚开食的雏鸡,发育也晚,对疾病的抵抗力差。
    6、通风:由于育雏时间长,温度高,会产生大量的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时间长了对鸡有害,应在中午打开门窗通风。
    7、断喙:断喙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发生啄癖,一般第一次在6~10日龄,第二次在14~16日龄。用专门工具将上喙断去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下喙断去三分之一。一次断去太多,上喙变成肉瘤,严重影响采食和生长;也有的舍不得断,到产蛋时发生啄癖。

           8、免疫接种:随着养鸡数量的增多,传染病的扩散,防病接种的免疫程序也是要不断改进的。建议免疫程序,3~4日龄用肾传支冻干疫苗滴眼,7~8日龄用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疫苗饮水,10~12日龄用法氏囊苗饮水,15日龄注射大肠杆菌多价疫苗,21日龄注射禽流感多价疫苗,3周后各自重复接种一遍,使抗体上升的水平迅速地提高,为提高育雏质量打下基础。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