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地播种
1、施足底肥。一般棉田亩施农家肥2-3吨,尿素20公斤,磷酸二铵15公斤,氯化钾15公斤,或相应含量的复合肥,并补施硼肥0.5公斤,硫酸锌1-2公斤,硫酸铜0.5公斤等微肥。在施入底肥时,要坚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重粗、稳氮、适磷、增钾、配微。
2、足墒整地。有水浇条件的棉田,不应抢墒整地播种,因为抢墒播种往往造成播种过早或者出苗后即需浇水,这样都会引发苗期病害,影响最后的产量。应根据时令及时造墒、保墒、整地,整好的地要平整,上暄下实。
3、适时播种保全苗。温度是决定棉花播种的重要依据,一定要把握5厘米地温稳定在15℃时方可播种。地膜棉一般在4月20-25日播种,适期晚播是一项保苗的重要措施。播种前要时刻注意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抢播。一般穴播每穴不低于3-4粒,机播每亩不低于1.2公斤,播种深度3厘米左右。
二、苗期主要管理技术
1、适时放苗。 放苗的原则是放绿不放黄,在棉花子叶由黄变绿时及时破孔放苗,放苗过早,将子叶未展平的黄苗放出,棉苗不适应膜外条件,易抽干死苗;放苗过晚,膜下温度过高,会引起棉苗灼伤或形成高脚苗,不利于培育壮苗。放苗宜在上午10点前和下午4点后或全阴天放苗。放苗后,应及时用土将放苗口封严,以防大风揭膜,跑墒降温。
2、及时查苗补栽。棉花出苗后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发现缺苗断垄及早补种或移栽补苗。补种时应进行浸种催芽,以加快出苗,提高棉苗的整齐度。移栽时要带土移栽,栽后浇水,缩短缓苗期,加快生长。对于缺苗不严重的地段(一般缺苗50厘米以下的),可不进行补种移栽,由于棉花自身的补偿力较强,可以采用双株留苗, 或后期的适当管理进行补偿,。
3、及时间苗、定苗。间苗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齐苗后,两片子叶平展,第一片真叶出现前进行,留壮苗,拔出弱苗、病苗。第二次在1-2片真叶时进行。定苗在第2-3片真叶时进行,此时茎干基部的木质部已经老化,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增强。
4、中耕松土。中耕松土,可以破除板结,清除杂草,提高地温,减少水分蒸发,促进根系生长,培育壮苗,促苗早发,尤其是雨后要及时中耕。一般苗期应视天气情况中耕2-3次,天旱时应浅锄保墒,雨水多时应深锄放墒增温。
5、追肥。棉花苗期需肥量较小,占总需肥量的5%,土质肥沃、底肥已增施氮肥的壮苗和旺苗棉田,苗期可不用追施氮肥。土壤墒情差的旱薄田、盐碱地和未施基肥的棉田,应视苗情追施苗肥,应早施轻施速效氮肥,一般亩施尿素3-5公斤。
6、及时防治病虫害。苗期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褐斑病、猝倒病等,这些病种发病早、传播快、危害重,必须高度预防。在防苗病方面要突出一个“早”字和一个“防”字。 三片真叶之前喷药不少于两次,第一次是在齐苗时,喷洒80%乙蒜素,兑成2000倍溶液喷雾,第二次是在1—2片真叶期间,用70%恶霉灵3500倍液喷雾。气温变化较大时,应喷洒营养壮苗的药剂,如天丰素、硕丰481、丰收素、天达2116壮苗灵、福施壮等。
苗期虫害主要有蚜虫、 红蜘蛛、盲蝽蟓、蓟马地老虎等,防治棉蚜虫、小蓟马、盲蝽蟓、红蜘蛛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吡虫啉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防治地老虎低龄幼虫时,可用20%速灭杀丁1500—2000倍液或50%辛硫磷1500倍液喷雾。如果防治地老虎大龄幼虫,可用毒饵杀虫法:炒香的麦麸或棉仁饼5公斤,用50%辛硫磷50毫升加入1公斤水,喷拌均匀,傍晚撒入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