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是含有作物营养元素氮的化肥,元素氮,它是植物体内氨基酸的组成部分对作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起决定作用的叶绿素的组成部分,氮肥还能帮助作物分殖,使用氮肥不仅能提高农作物产量,还能提高生物总量和经济产量,改善农产品的营养价值,特别能增加种子中蛋白质含量,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氮在作物营养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物从第一片真叶出现后,就开始吸收氮素,氮素供给充足,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葱绿,光合作用强;氮素供给过多,植物茎叶徒长,叶色暗绿,易造成倒伏;氮肥供应不足,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小,呈黄绿色。在生产上,氮肥供给过多或不足,都会造成作物显著减产。使用氮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在增加粮食作物产量上氮肥起到重要作用。
一、深施铵态氮肥:铵态氮肥深施于土层8—15厘米深处并覆土,可增加土壤对氨根离子的吸附作用,减少氮素养分的挥发,提高其利用率。据田间实验调查,深施比地面撒施一般可提高肥效10%—25%。
二、因土施肥:土壤的质地及有机质含量对氮肥使用有影响。一般砂质土中的有机质矿化快,保肥性差,宜少量多次使用;而粘质土中的有机质矿化较慢,施入氮肥易被土壤胶体吸附和微生物所固定,保肥性能强,可量大少次施用;而壤土供肥保肥性能优良,可根据植物的生长需要随时施肥。
三、因植物施肥:不同植物对氮肥的需要量和种类不同,收获叶的植物如叶菜类应以铵态氮为宜,茎皮类、纤维类植物以氯化铵适宜,花卉、果树以硝铵态氮肥为宜。同种植物的不同时期需氮量也不同,春夏季的需氮量达52%以上,果实膨大期则需要量下降,氮肥应适时早施,但在果实成熟期切勿施用氮肥,防止贪青晚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