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廊坊市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2014年廊坊市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71158 阅读 2014-04-29 发布时间

     文章来源:廊坊市农业局 

    今年入春以来,与常年相比,我市气温总体偏高、降水偏少,特别是小麦返青后气温快速回升,其中3月中旬、下旬、4月上旬旬平均气温分别比常年偏高3.16.93.5,麦苗生长发育加快。据田间调查,全市麦田分别于38-10日返青,23-25日起身,46-8日拔节,返青、起身期接近常年,拔节较常年略偏早,返青、起身、拔节日期比去年提早近两周。目前麦田总体长势良好,群体充足,个体健壮,陆续进入孕穗期。

    小麦孕穗至成熟,是决定粒数、粒重最终形成产量的关键期,同时也是麦蚜、吸浆虫、白粉病以及干热风等不利因素的多发期,抗灾夺丰收的任务仍然艰巨。因此,在麦田中后期管理上立足抗灾夺丰收,以争粒数、增粒重为目标,以三防二除为重点,即“防病虫、防倒伏、防干热风,除野草、除杂麦”,科学运用肥水,落实“一喷三防”技术,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一、因地制宜用好孕穗期肥水

    孕穗期是小麦需水临界期,此期水分供应不足将会造成小花退化,减少结实粒数,降低产量。因此,各县市区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如小麦孕穗期无中等程度以上降水,对于墒情不足的麦田,特别是今春第一次肥水落实较早而拔节期尚未浇水的麦田,因其浇水早、又无有效降水、田间蒸发较大,这样的麦田需水迫切,应抓紧落实孕穗水,并对叶色显著变淡、脱肥落黄的田块补追孕穗肥,一般亩补施5-7公斤尿素。

    二、落实开花灌浆水和防倒伏措施

    小麦抽穗灌浆期需水较多,耗水量占全生育期的70%。如果水分不足,会影响籽粒灌浆,降低粒数和粒重。因此,要根据土壤墒情和苗情适时浇好开花灌浆水,使麦田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80%。浇水时间掌握在5月中下旬,特别是对今年群体过大、生长过于茂盛并有倒伏危险的麦田浇水时要格外注意,必须 “三看”,即“看天、看地、看苗情”,切实把握好浇水时间、次数和浇水量,做到早浇轻浇、不旱不浇、雨前不浇、风天停浇、晴天抢浇,收获前1015天停浇,避免因浇水不当而引发麦田倒伏。

    三、搞好叶面喷肥

    小麦生长后期,根系逐渐衰老,根的吸收功能逐渐减退,做好叶面喷肥利于增加粒重。因此,建议各县市区在小麦抽穗到乳熟期,对有叶色转淡,有脱肥趋势的麦田,每亩用4050公斤2%3%尿素溶液、2%4%过磷酸钙溶液或0.3%0.4%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以达到防早衰、抗干热风、增加粒重的目的。尤其是开花以后喷12次磷酸二氢钾溶液,对提高粒重非常明显。为降低成本,叶面喷肥可结合后期一喷综防一起进行。

    四、综合除治病虫害

    “两虫一病”即小麦蚜虫、吸浆虫、白粉病是我市麦田主要的病虫害。据市植保部门测报,今年预计蚜虫中偏重局部大发生;吸浆虫中等发生,严重地块将会减少,但发生较普遍;白粉病中偏轻发生,但部分高水肥、群体密度大的麦田将发生较重。因此,各县市区要结合本地病虫趋势,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防治。

    (一)孕穗至抽穗开花期搞好吸浆虫除治。吸浆虫的防治重在蛹期,即小麦孕穗期(预计4月下旬),亩用5%毒死蜱粉剂600-900配制毒(沙)土25-30公斤顺麦垄撒施,撒后浇水,注意应扫落麦叶上的毒土以避免药害。吸浆虫成虫防治在小麦抽穗至扬花期(预计5月上旬),用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20%蚜必杀等药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二)开花灌浆期强力落实“一喷综防”。选用防病、杀虫、增粒重等多功能药剂复配喷施,实现一喷综防、一喷多效。喷防时间大体在5月上中旬。一般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80g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g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毫升、磷酸二氢钾150-200,兑水50公斤,全田均匀喷雾,注意一定要喷匀打透。

    五、彻底拔除杂麦杂草

    麦田野杂麦、杂草不仅与小麦植株争水、争光、争养分,而且还会降低麦田整齐度,影响麦株个体发育,发生严重的地块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减产。因此,对目前已发生野杂麦、恶性杂草的田块必须将其彻底清除,做到“见一棵拔一棵”、“连根拔除”,带到田外销毁,确保有效根除。

    六、适时收获

    小麦收获早晚,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收获过早,干物质积累不充分,会降低粒重影响产量;收获过晚容易断头落粒,甚至赶上烂场雨,降低产量和品质。要在蜡熟末期到完熟初期适时收获,确保颗粒归仓。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