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田栽种技术
1.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前茬未种过百合科、石蒜科植物的微酸性土。深翻后,施足基肥。将土块耙细整平,按1m宽作床,床面中间高、两边低,并开好步道以利排水。
2.定植:秋季9~10月,将鳞茎杀菌剂溶液浸泡,捞出摊开晾干水汽。将鳞茎按大小分级。在整好的地上按行距15~30㎝挖定植穴。每穴种鳞茎一个,深度适当。两穴之间施放适量的土杂肥,肥料不接触鳞茎。覆土厚度为鳞茎大小的3倍左右,稍压紧,并使栽种点略高于床面,以防积水。每亩用种250㎏左右。可间种或套种蔬菜、瓜类、花生等。
二、管理技术
1.中耕除草:定植后,早期保持田间无草,雨后适时浅度中耕。封行后不再中耕除草。
2.追肥:以有机肥为主。第一次在定植1个月左右进行。每亩施腐熟的牛粪等有机肥1500㎏;加腐熟的饼肥50~75㎏,草木灰100㎏,混合后均匀撒盖在植株行间,再覆盖细薄黄土以不见肥为宜。第二次在苗高10㎝左右,追施提苗肥,每亩盆施有机肥水1000~1500㎏。第三次在6月份,每亩用碳铵15~20㎏兑水喷施,也可用0.2%磷酸二氢钾叶面追肥。
3.打顶摘蕾:关键在苗期“打顶摘蕾”,摘蕾打顶期和少数种类的珠芽成熟期,用0.1%钼酸铵叶面施肥,能促进增产。时间在5月下旬~6月上旬打顶,植株生长旺盛者多打,反之少打。6~7月抽苔现蕾,要及时摘除,以减少养分的消耗,促进地下鳞茎的生长,增加产量。
4.排灌:结合中耕除草施肥,及时疏通步道并培土于床面,以利排水。久旱无雨时,适时适量灌水,保持土壤湿润,切忌大水漫灌。如套种作物遮荫,一般不需灌水。盖草保墒,幼苗出土后,为防止雨水冲刷、杂草丛生、土壤板结和保温调湿,可在畦面覆盖一层泥炭或锯木屑、粗糠、碎蕨根、甘蔗渣、稻草等物。
三、防治病虫害
1.灰霉病:又叫枯尾病,叶片上呈现出黄褐色至红褐色圆形或椭圆斑块,有些斑块的中央为浅灰色。防治方法:一是将病株的叶片清除,用火烧毁;二是用杀菌剂喷洒植株。
2.立枯病:嫩芽感染后根茎部变褐色,枯死。成年植株发病从下而上叶片逐渐变黄,枯死,鳞片逐渐变褐色、腐烂。防治方法:出苗前喷洒1:2:200波尔多液1次,出苗后喷洒50%多菌灵1000倍液2~3次;及时拔除病株烧毁。病区用50%石灰乳剂消毒;加强田间排水,增施磷、钾肥。
3.蚜虫:蚜虫既危害植株,又是传染病毒的媒介。防治方法:一是清除田园,铲除杂草,减少蚜虫越冬;二是在发生期用2000倍10%吡虫啉可湿性粉喷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