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抗病甘薯新品种 ‘廊烟薯6’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高产、优质、抗病甘薯新品种 ‘廊烟薯6’

    58806 阅读 2014-06-05 发布时间

     

    2014年1月18日,由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组织,廊坊市科技局主持,对廊坊市农林科学院的“高产、优质、抗病甘薯新品种 ‘廊烟薯6’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成果进行了鉴定。
        ‘廊烟薯6’是食用加工兼用型优良新品种。该品种萌芽性好,长蔓,平均分枝数7.4个,茎粗中等,叶片心形,顶叶和成年叶绿色,叶脉紫红色,茎色绿;薯形纺锤形,紫红皮白肉,结薯集中,大中薯率高,薯干洁白平整,较耐贮藏,鲜薯产量较对照增产13%,平均烘干率29%,淀粉含量16.5%,可溶性糖含量5.55%,食味好,抗根腐病。适合河北省中北部及京津地区种植。
    栽培技术:
    早育苗,培育壮苗
    选择薯形端正,薯皮鲜亮光滑,薯块大小适中,生命力强,无受伤、受冻、无病害的薯块做种薯。早育苗,当气温稳定在7-8时,开始育苗,可选用火炕、温床或双膜覆盖的冷床育苗,培育壮苗,排薯量控制在20-25kg/m2。塑料薄膜温床育苗床址应背风向阳,地势高且地块干燥,排水良好,管理方便。旧床常易感黑斑病、线虫病,需更新床土。苗床长度依地势和需要而定,一般4 ~ 7m; 床宽据塑料薄膜而定,一般1. 2 ~ 1. 5m,床深0. 2 ~ 0. 3m。薄膜覆盖以拱架式铺平为好,周围覆土压实。
    合理密植,适时早栽
    春薯以5-10cm地温稳定在16-17时栽插,地膜覆盖栽培可提早10-15天栽插。结合深耕整地起垄种植,垄距70~80厘米,垄高20~30厘米。春薯密度每亩3800-4200株, 夏薯3600-4500株为宜。
    地膜覆盖栽培
    地膜覆盖提早了栽秧期, 一般比裸地提早10 多天, 由于甘薯是无限生长作物, 等于延长10 多天生长期。地膜具有增温保墒作用,秧苗前期生长快, 提早半月左右进入封垄期。地膜甘薯前期地上生长量较大, 缓解了中期地上地下生长矛盾, 有利于地下块根生长, 从而提高了产量。地膜覆盖栽培先栽秧后覆膜, 可在上午栽秧, 下午覆膜, 随后将秧苗从膜内扣出, 并用土压严膜孔。在地膜覆盖栽培中保证底墒充足是关键,有充足的底墒, 才能保证膜内温湿度协调, 不烤苗, 促进秧苗正常生长。在生长期遇旱, 尤期是前期, 要千方百计保证浇水, 可采用喷灌或隔垄浇灌的方法, 根据本课题2012年和2013年做的对比试验,地膜覆盖栽培可比常规栽培增产10%-20%。
    加强田间肥水管理
    根据甘薯需肥规律,掌握“前促、中控、后期防早衰”和适期适量“控氮、重钾、补磷”原则,严防高肥疯长和前衰后旺,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甘薯产量,整地起垄前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用优质腐熟有机肥2500-3000kg,纯氮15~20 千克, 五氧化二磷10~15 千克, 氧化钾20~30千克, 硫酸锌2 千克, 随打垄一次施入。生长前期,注意及时查苗补苗,促早发健壮,生长中后期注意防旱和排水防涝。
    适时收获
    地温在12℃时且霜降前将甘薯收获完毕,做种薯或鲜食用甘薯要选择晴暖天气上午收获,经过田间晾晒,及时入窖。要注意轻刨轻装,防止机械损伤。
    安全储藏
    贮藏前要对贮藏窖进行清扫消毒,用点燃硫磺熏蒸或喷洒多菌灵方法杀灭病菌。通常是用硫磺熏蒸消毒,按每立方米10-15多点燃烧,密闭熏蒸24小时,然后充分通风。严格剔除带病、破伤、受水浸、受冻害的薯块,贮藏量一般占窖空间的三分之二。窖温保持10℃~15℃,湿度保持85%~90%。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