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桃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发展桃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桃果种植已成为许多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因此,经济利益的驱动导致许多农户大幅度增加了投肥力度。一方面,增加投肥力度在某些土壤肥力相对瘠薄、原本农户旋肥意识不强的地区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投肥力度的增加使得原本肥力较高、农户施肥意识强的地区造成了养分的盈余,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桃树对养分的吸收要考虑树体对各养分的吸收、需要和分配的季节规律。如何针对桃树的生长发育规律,满足桃树的养分需求、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是国内外一直关注的问题。
桃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结果早,寿命短,较耐瘠薄。桃树喜沙壤土和壤土,适宜生长的pH值为4.5~7.5。桃树根系浅,主要分布在40cm的土层内,根系密度较低,营养吸收面积较小。矿质营养是桃树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适宜的矿质元素水平及平衡的比例关系是果实丰产优质的必要条件。桃树所吸收的矿质营养元素,除了满足当年产量形成的需要外,还要形成足够的营养生长和贮藏养分,以备继续生长发育的需要。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对贮藏营养都有很强的依赖性,贮藏营养主要是通过秋季追施提供的。树体这种循环供给养分的能力使得肥料效应可能不会在当年完全显现。有研究表明,69%-80%的氮贮藏在桃树的根系中,还有研究表明,开始新生长的前25—30天,所有的氮素全部来自贮藏营养,一直到花后大约75天桃树的大部分氮素营养来自于贮藏营养。
根据桃生长发育规律,制定盛果期桃园养分施用方案为:养分回流期施入N:P205:K20的比例为30%:100%:20%;萌芽期施入N:K20的比例为30%:40%;膨大期施入N:K20的比例为40%:40%。有机肥每株树20kg的腐熟后的牛或猪粪施用,在养分回流期与化学肥料混合后一起施用。采用放射状施肥方式,每株树挖6条放射状沟。每次施肥后立即漫灌浇水。
采用这个方案施肥,平均加大了有机肥的用量,有利于桃园地力水平的提高,桃园地力水平提高之后,又节省了来年的化肥用量,并且从长远利益考虑,其对环境所带来的好处将是无法估计的。所以以上施肥策略是一个良性循环体系,存在巨大的节肥潜能和经济效益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