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姜瘟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生姜姜瘟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植保研究所 孙超 173 阅读 2023-11-03 发布时间

    生姜是药食兼用的调味蔬菜,在我国具有普遍的栽培,市场需求量很大,但是在生长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其中姜瘟病常见的一种病害,轻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重者可造成全园绝收,下面把它的主要发病症状和防治技术进行一下介绍  

      发病症状:

      姜瘟病又称腐烂病或青枯病,病原为青枯单孢杆菌,属于细菌性病害。病菌侵染主要通过伤口进入植株。生姜姜瘟病主要危害生姜茎叶和根茎,地上茎部被害呈暗紫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只残留纤维。绝大多数叶片先失水向叶背卷曲,叶片下垂,维管束变成褐色,后植株青枯而死,但植株直立不倒伏,少数严重植株叶片自下而上变成枯黄色。根茎发病初期呈水渍状,黄褐色,严重后内部组织逐渐软化腐烂,仅残留外皮,挤压病部可见有乳白色菌脓从维管束中溢出拔除病株时看见从根茎处腐烂且散发臭味。根部被害时也呈淡黄褐色,最终全部腐烂。地下害虫危害重的姜田发病重,土壤瘠薄、有机肥料不足、管理粗放等,致姜苗生长衰弱时和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反之发病则轻。

      防治方法:

      姜瘟病是再侵染型病害,传播途径多,发病期长,防治较为困难,造成的损失常是毁灭性的。目前尚无理想的药剂,因而应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结合物理防治,辅之以药剂防治,以切断传播途径,尽可能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1.农业防治:严格选用无病优质抗病种姜进行栽培选地势较高,排良好地块防止雨季积水。播前土壤消毒,不要与姜科、茄果类蔬菜及花生、芝麻连作,并实行4年以上轮作,可以切断土壤传菌的途径,把该病的发生降到最低。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的用量,尤其是化学氮肥。施肥、浇水都要注意确保是不含病菌的积极防治地下害虫。除草松土等注意不要或少伤害作物根系,在晴天进行。

      2.物理防治:对已发病的田块,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当地农民一般把发病中心及其周围的土壤和病株用塑料薄膜密封起来,并在四周1米范围内用生石灰撒施消毒,可以大大降低该病的传播和蔓延。

    3.药剂防治:可选用一些杀细菌的药剂,如72%农用链霉素粉剂2000倍液或80%杀菌先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进行灌根防治,每丛生姜每次浇灌根250克药液,每隔7-10天施药一次,可以连喷3-4次。

    以上是生姜的栽培期防治,采收期也要注意,不要用公用水池清洗刚刚削下的生姜根茎、以免病菌的侵害

    贮种窖用500倍高锰酸钾或150倍甲醛溶液细致喷洒,严格消毒,彻底消灭窖内残存病菌后,再存放姜种。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