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甘薯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王殿宏 188 阅读 2023-11-06 发布时间

    甘薯黑斑病

    甘薯黑斑病是我国甘薯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分布广泛,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是造成甘薯烂窖、烂床、死苗的主要原因,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估计每年因受黑斑病危害造成的损失可达 10%以上。甘薯黑斑病是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侵染薯块后产生甘薯酮、甘薯醇、甘薯宁等有毒物质,奶牛、猪、羊等牲畜食用后引起呼吸困难和皮下水肿,俗称“喘气病”,严重时可导致死亡,人吃多了也会发生中毒现象。甘薯黑斑病的有毒物质耐热性较强,经煮、蒸、烤等高温处理,毒性也不被破坏,因此生食或熟食病薯均可引起中毒。甘薯黑斑病可通过种薯或种苗的调运而远距离传播,为了防止疫区的扩大,我国已将甘薯黑斑病列为国内检疫对象。因此彻底消灭甘薯黑斑病是保障我国甘薯生产的重要环节。目前生产上常用的防治甘薯黑斑病的药剂有:70%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50%代森铵、80%代森锌、80%402 杀菌剂、50%锰锌·乙铝可湿性粉剂、敌克松、粉秀宁等。

    甘薯茎线虫病

    甘薯茎线虫病是世界性病害,我国南北薯区皆有发生,其中以北方发生最重,是甘薯生产上的危险性病害之一。甘薯茎线虫病是由茎线虫引起的,俗称糠心病、空心病等,线虫主要通过种薯、种苗、土壤和粪肥传播。带病种薯、种苗调运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甘薯幼苗、薯块和茎蔓均可受害,薯块是主要的受害部位,表现为薯块外形不变、重量轻、内部为褐白相间的糠腐,严重影响甘薯的产量和品质,受害后一般地块减产10%~20%,严重地块可减产60%~70%,甚至绝收。世界上各甘薯生产国都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由于抗茎线虫病品种的选育进展缓慢,目前生产上除了采用轮作、清除病残体、培育无病壮苗、建立无病留种田等农业防治措施外,主要是以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常用的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药剂有:5%神农丹、40%甲基异硫磷、50%辛硫磷、甲拌磷、5%茎线灵、15%铁灭克、10%克线丹等。

    甘薯根腐病

    甘薯根腐病又称烂根病或烂根开花病,是二十世纪 70 年代至 80 年代危害我国甘薯生产的一种主要病害,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陕西、湖北、湖南等甘薯主产区。此病对甘薯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可造成减产和品质下降,一旦发生流行,损失惨重。发病轻时减产 20~30%,发病较重时减产 40~50%,严重时植株根茎部变黑、腐烂,地上部生长停止,可造成绝产绝收。甘薯根腐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目前尚未筛选出经济有效的药剂防治病害,生产上主要采用抗病品种,并实行农业综合防治。近几年来,由于各地积极选用抗病品种、结合轮作换茬、深翻土、清洁田园、施净肥、加强无病苗圃建设和植物检疫等综合防治技术,特别是象徐薯 18 等高抗根腐病品种的育成,并迅速得到推广,对控制根腐病为害起到积极作用,至今甘薯根腐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