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冬季冻害预防及应对措施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桃树冬季冻害预防及应对措施

    植保研究所 刘晓杰 137 阅读 2024-03-01 发布时间

    一、造成冻害的原因

    1.气候因素。冬季气温过低,超过桃树抗寒的临界温度;早春温度变化无常、出现倒春寒,易造成花芽及嫩枝受冻。

    2.地理因素。地势低洼、地处背阴及风口处、河道边,由于冷空气易聚集,更易发生冻害。

    3.品种。不同桃品种抗寒能力存在差异;部分晚熟桃品种采果晚,营养消耗多,后期树体营养积累少,且冬季降温前还未完全落叶,不能及时进入自然休眠,抗冻性差,易发生冻害。

    4.栽培管理方面。管理过于粗放,会导致树势衰弱、抗性降低;肥水过量,导致秋季树体徒长,落叶晚,降温前因未进入正常休眠期而受冻。

    二、预防措施

    1.加强土肥水管理,严格控制负载量

    根据树龄和树势合理安排果实负载量,一般叶量与果量比值为20~40:1。避免产量过多,营养消耗过大,抗寒力下降。秋季提前做好控肥控水,防止树体过旺生长。生长旺盛桃树应控制氮肥用量,8月份以后不再施用氮肥,适当增加磷、钾肥用量。提前灌好越冬水,确保桃树安全越冬。

    2.正确修剪,保持树体健壮

    重视夏季和冬季修剪,修剪时注意枝条的接替更新,对衰老枝及时回缩复壮。入冬时,适当轻度修剪或人工落叶,以减少树体消耗,提高抗寒力。

    3.加强越冬保护,可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冻害:

    1)培土与覆盖。1-3年生幼树,在封冻前于树体根颈部周围培土,厚度20-30cm,待来年早春气温回升后,及时把土扒开;亦可在霜降前于树盘下覆盖1平方米的地膜,然后在地膜上加盖15-20cm的草,可明显提高幼树的越冬性。对成龄树,用杂草、树叶、厩肥等于冻害来临前覆盖在树盘内,厚10-15cm,既可提高地温3-5℃,又可增加土壤养分及保墒。

    2)果园覆草。可增温保湿,抵制杂草生长,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覆草前深翻土壤,施足基肥,浇水后用杂草覆盖,厚度20cm左右,上盖少许土,能大大降低果树的冻害程度。

    3)设风障。在迎风面设置高约1m的防风篱笆或土埂,减少寒风对树干、根茎伤害。

    4)烟熏。在寒流到来的1-2个小时,在果园内点燃木屑、杂草、秸秆或枯枝落叶。以熏烟为主,不能见明火,使果园内形成烟雾,以提高果园近地温度,防止冷空气下沉,达到防霜冻的目的。每亩地放置3-4个点,可以挖坑或者用煤烟炉内胆、铁桶等。

    5)包裹树干。用草绳或防风膜包裹树干,防风同时防止树体水分蒸发;

    6)树干喷药预防。10月底,将主干涂白,或喷防冻剂,可以杀菌、预防病虫害,加快伤口愈合,同时推迟芽体萌动,防止春季低温冻害。

    7)搅动气流防冻。在果园高处安装风机,搅动近地面气流,防止冷空气沉降。

    8)设施果树防冻措施。及时防雨打湿棉被,棚面及时除雪;白天及时揭开棉被充分利用散射光提高棚内温度,下午提早覆盖棉被避免温度下降过快。

    三、桃冻害发生后补救措施

    1.桃树受冻后不要过早处理。对于受冻严重树体死亡的桃园,应尽快安排更新。在春季及时补栽或在原有砧木基础上进行改接。受冻害较轻未完全死树的果园,加强保护,使其慢慢恢复。受冻植株褐化程度不深,形成层细胞未全部冻死,可继续分生形成新的组织。

    2.早春覆盖地膜。提高地温,促进桃树根系恢复生长,减少水分蒸发,降低抽条率。

    3.早春增施氮肥。促进光合作用,快速补充树体生长所需养分,提高树体抗病力。可叶面喷施0.2%尿素等叶面肥。

    4.加强冻害部位保护。及时预防病虫害。枝干喷涂腐必清等杀菌剂,绑塑料薄膜,防止病菌感染,加快受冻部位愈合。主干受冻后,不宜立即刮除病变部位,以防损伤健康组织引发流胶或发生腐烂病,待秋季健康组织与发病部位明显分离时再行刮除。对于已脱水抽干的枝条可及时疏除。

    5.避免过早疏花疏果,以确保留果数量,同时严格疏果,减少树体负载,促进树体复壮。弱树严格控制留果量甚至不留果。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