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甜樱桃产业已进入轻简、安全、优质的高质量发展时期,突出表现在:矮化砧木和早实、丰产、硬肉接穗新品种更新;2D窄冠宜机树形和自动化作业机械使用等省力技术更迭,多网覆盖设施保障栽培模式转换;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和精深加工增值等。甜樱桃现代栽培需要有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需要正确的品种配置和配套现代标准化种植体系。甜樱桃矮砧密植普遍存在粗放管理、负载过量、树体早衰等现实问题,严重制约树体的生命周期和种植效益。若持续生产高质量的果品,必须配套先进生产理念和种植管理技术体系,在做好品种、模式等关键选择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土壤健康、树体健壮、设施保障。
一、土壤健康
影响土壤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土壤质地(砂土、粘土、壤土)、土层厚度、有机质、pH值、营养元素、微生物、水稳定性、通气性、固地性和土壤管理制度等。
甜樱桃种植对土壤环境要求较高,适宜中性壤土,国内多数樱桃园立地条件较差,土壤过砂或粘重,有机质含量低,水分养分缓冲能力差,逢干旱或雨涝年份,根系受到重大伤害,导致树体长势弱,叶片小,花芽质量差,严重影响果实质量,最终影响果园种植效益。建园前要慎重选择园地,做好土壤整理、培肥(一次性施足有机肥)、起垄(垄要高,一般30~50 cm)、支撑架建造以及排灌系统、水肥一体化管路设计等基础性工作。
1土壤改良
粘土地改良。粘土果园土壤粘重,孔隙少,透气性差,影响根系生长。改良主要是深翻熟化土壤,使0~60 cm的土层内通气透水性改善。做法是结合深耕土壤施入大量秸秆、麦草、腐熟的牲畜粪肥,充分掺匀,施入的有机质分解,增加腐殖质含量,形成大量团粒结构,使土层变疏松,增加透气性和保肥能力。
砂土地改良。砂地果园保水能力差,有机质含量少,土壤空隙大,养分易随水流失。改良多通过压土、翻淤、掺粘土和增施大量有机肥等途径,其中增施有机肥是最根本的方法,如肥料有限,可以集中施肥,分片区逐年完成。此外,在果园中生草或栽植绿肥,增加土壤腐殖质含量,促进团粒结构形成,不仅可以改良砂土,还可以用此法改良沙荒的盐碱土,适于樱桃生长。
2土壤管理制度
生草法。清耕法会加快有机质消耗,加剧灌水或降雨对土壤表层冲刷,造成地力下降。生草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团聚体含量,提高土壤腐殖质和速效养分含量,对土壤酸碱度也有改善;可防止土壤侵蚀,尤其是坡地果园,可防止土、肥、水流失;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树体生长发育,保持丰产和优质,还能节约劳动力,降低成本。草种推荐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早熟禾、三叶草等。
覆盖法。利用各种有机物料(绿肥、秸秆、杂草、落叶、木屑等)或无机材料(园艺地布、粗砂等),对果园行内、株间或树盘土壤进行全面地表覆盖。通过覆盖操作,可使土壤冬季保温,夏季降温,减少水分蒸发,抑制杂草生长,减少水土流失。
3甜樱桃养分需求特性与施肥原则
甜樱桃幼树生长发育迅速,对养分需求量大;成龄树花量大、成花枝生长期短,对养分需求集中;年生长周期中,以生长季前期为主,对树体贮藏营养依赖性大。
养分需求特性。不同树龄树体对养分的需求不同,2~3年生幼树,营养生长旺盛,对氮素需求量大,磷、钾需求量少。4~6年生初结果树,树体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对氮素需求量略微减少的同时对磷和钾素需求量逐渐增加。7年生以上盛果期大树,树体消耗营养物质多,对氮、磷和钾均有大量需求。
甜樱桃对养分的需求,均集中在全年生长发育的前半期,由于果实生长发育期短,具有营养元素需求迅速且集中的特点,这一时期主要是利用上一年度贮存在树体内的营养物质辅以根系当季吸收的营养物质。采收后花芽分化期主要是利用根系当季吸收的营养物质。
施肥原则。重视土壤有机质提升,稳定土壤环境;重视树体贮藏营养,注重秋施基肥和叶面肥;营养均衡,地上地下结合,有机无机配合,少量多次,水肥并施。在施肥上应重视秋施基肥和春季追肥两个关键时期。
基肥。秋季是施基肥最佳时间,可增加树体贮存营养,对下一年度树体生长和开花坐果至关重要,山东地区提倡9~10月施用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尿素、磷酸二铵和硫酸钾,辅以叶面喷施微量元素复合肥料。基肥用量占全年施肥量的50%~70%。
追肥。追肥主要在盛花末期、果实迅速膨大期和采果后进行,可施用尿素、硫酸钾辅以叶面喷施复合营养元素肥料。
养分丰缺判定。目前,通过叶分析测定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辅以土壤元素测定,综合判断果园营养元素丰缺是较为理想的营养诊断方法。土壤养分和叶片养分含量可参考华盛顿州立大学和山东农业大学的研究结果,可制定适宜标准值评定其丰缺程度,如下表所示。
施肥技术。包括氮素实时监控、磷钾养分恒量监控和中微量元素养分矫正。
氮素实时监控施肥技术。根据樱桃目标产量确定需氮量,在土壤全氮含量不足、适宜、充足三种情况下,分别采用需氮量的60%~65%、50%~60%、40%~50%作为基肥,氮肥追肥用量以土壤无机氮和叶片营养动态监测分析为依据综合判定。
磷、钾养分恒量监控施肥技术。根据土壤有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判定,含量适宜和缺乏时,分别将目标产量需要量的100%和130%作为当季用量,第2年根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变化及产量变化再进行调整。
中微量元素养分矫正施肥技术。中微量元素养分的含量变幅大,通过土壤和叶片测定评价微量元素养分的丰缺状况,进行有针对性地因缺补缺增施叶面肥。推荐施肥方案如下表。
4甜樱桃需水特点与灌水技术
甜樱桃不抗旱、不耐涝,土壤相对含水量降至50%以下时,新梢生长变缓,甚至停长;开花坐果期,要求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左右;果实发育期,干旱会影响树体对养分的吸收和转化,引起营养竞争,造成落果,硬核期干旱表现尤为明显,引起大量黄化落果;果实第2次速长期,干旱遇雨引起裂果;收获后花芽分化期,干旱胁迫会导致花器官发育畸形,产生双雌蕊果;雨季遇暴雨或连续降雨,果园积水或土壤含水量过高,导致根系呼吸障碍,引起黄叶、落叶、死枝、死树。
根据甜樱桃年周期需水规律,在需水关键期进行灌溉。以山东地区为例,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芽开花前,适当补充土壤水分,促进萌芽开花;4月中旬至5月下旬为新梢加速生长和果实膨大期,需要大量水分,同时该时期降雨较少,温度高,蒸发量大,因此需要灌溉补充水分。此时干旱会影响树体对养分的吸收和转化,引起营养竞争,造成落果,硬核期干旱表现尤为明显,引起大量黄化落果;5月下旬至采收期,可适度干燥土壤,促进可溶性固形物增加,提升果实品质,可控制灌水量,但应注意天气变化,若没有避雨设施,果实第2次速长期,干旱遇雨可引起裂果。
灌水量。灌水量达到既不渗漏,又达到根系集中分布层;可利用土壤水分传感器或张力计监测土壤水分变化,应使0~60 cm根区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60%~70%,可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一次灌水量30~40 mm为宜。
灌水方法。现代栽培模式多采用微喷滴灌,提高水分利用率。喷灌,水分利用率可达60%~70%。在空气干旱地区,喷头装置高于树冠,一般地区喷头高出地面30~50 cm,管道在建园前,按行距埋入地下,按喷力大小设置喷头;滴灌,水分利用率可达80%以上,适用于水源紧张的地区。主管道在建园时预埋地下,按预定距离向地面分支立管。生长季将毛管接入主管道,每棵树设置2~4个滴头,定期喷水湿润土壤,局部稳定供水,能维持土壤含水量稳定,效果较好。
智能灌溉模式。研发基于水肥一体化的果园水分智能管路系统、物联网植物水势传感器结合土壤湿度传感器,在大数据平台监测树体出现缺水的趋势,在土壤含水量不足时会控制水肥一体系统开始滴灌,同时结合气象传感器的历史数据对未来的降雨进行预测,将滴灌和降雨时间错开,充分利用水资源,同时滴灌时间避开高温的正午,进一步节约用水。通过连接到物联网的混合器将肥料和水混合,再通过预先架设在树行中的固定管路系统进行滴灌或喷洒,实现水肥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