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苣7月份露地用种子直播,11月中旬刨收种根,菊苣的根部经过软化囤植形成芽球菊苣菜,是目前受欢迎的高档蔬菜,菊苣栽培具体方法如下:
大田根株收获后,宜经过低温处理7-10天,令其冬眠,再行软化栽培。标准的根株应是直圆锥形的无叉根,长15-20cm、横径3-5cm、重约100-125g,过长的根可切去部分,一般1亩大田的根株需20-25平方米的软化槽。软化栽培的方法很多,可于阳畦、大棚、温室、地窖,甚至露地进行。也可用高塑料桶、木箱等器具盛装置于室内。基本上可分为土培法和水培法。
1.土培法 直接于地面上挖槽,宽100-150cm,深20-25cm,长度依场地而定。下铺地热线后上覆土3cm。把已修整干净的根株从一端开始,一个个紧挨着码好,满一槽后浇足水,再用纫土或细砂、草炭等填充物覆盖根部,覆盖厚度10-15cm,上留约20cm的空间,槽上盖上黑色膜或其他遮光物遮光。温度控制在18-20℃,20天左右见有黄白色芽尖露出覆盖物,即可扒开泥土,收获芽球。一般每平方米约收芽球27.5kg。合乎商品规格的芽球呈乳黄白色,芽叶厚且抱合紧实,长12-15cm,最粗处横径约6cm,单个重100g左右。芽球收获后,即整理干净,遮光保藏于0℃冷库,相对湿度95%以上,或随即包装上市。为延长收获期,廊坊地区最经济的方法,在室外露地于冬冻前挖槽沟。把菊苣的根株栽植于槽沟内,覆盖细砂土或河砂更好,厚度约20cm。上加盖草帘,在自然气温下越冬,但需经常检查,冬季不盖草帘的可延至4月上旬收获。
2.囤栽床准备 选择温度能控制在8—20℃的场所为宜,如塑料大棚、温室等。栽培基质以石英砂或蛭石生成的芽球品质最好,有条件的地方选择有循环水的水池栽培。
囤栽方法 将菊苣的肉质根按长度分为3—4级,按级码埋,根距2—3厘米,埋深以露出根头部生长点为度,埋完后立即浇一次透水,2—3天后搭小弓棚,加盖黑色薄膜。
囤栽后管理 床内温度控制在10—18摄氏度,过高形成的芽球不紧实,过低生育期延长,增加成本。用于囤栽的肉质根应提前一天从贮存窖取出,去掉头部已经腐烂的叶柄,置于室内通风处稍晾待栽。棚内湿度达到饱和状态时,应注意通风,防治腐烂病。囤栽后45天左右即可收获芽球菊苣。收时用小刀在根头部与芽球交接处轻轻割开,采收的芽球及时整修,剥去外叶及烂内叶,袋装或盒装,供应市场。
3.水培法 原理与土培基本相同,可进行立体生产、机械操作,生产效率更高。水培法的注意事项:一是根株一定要洗干净,并除去老叶柄,长度一致。经实践,水培前切去部分肉质根层部的根尖,更有利于芽球的生长,并且芽球更紧实,长度也相应缩短;二是要求流动水,水质清洁,最佳水位应在根株的1/2以下、1/3以上;三是温、湿度及遮光的控制要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