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胆碱你会用吗?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氯化胆碱你会用吗?

    张恭 146 阅读 2024-03-19 发布时间

    氯化胆碱从上市之初,就是以块茎类作物膨大素的概念进行推广的,被广泛用于红薯、马铃薯等薯类块茎作物;洋葱、大蒜等鳞茎类作物;中药材等块茎或根茎类作物。

    氯化胆碱和激素类膨大素又有很大的不同,其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同化及固定二氧化碳,促进光合作用。二是控制旺长,促进营养物质向作用部位输送。化胆碱促进膨大的过程,是在上一点的基础上,提高作物叶片叶绿素,提高可溶性蛋白和植物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提高超氧歧化酶的活性,增加叶片的光合效率,制造更多的营养物质向块根块茎输送。

    增产作用是启动根原基早萌发,促使块根、块茎提早膨大,从而起到增加产量的根本目的。与此同时,氯化胆碱还具有抑制赤霉素合成的作用,在作物营养生长期可起到控制旺长的作用(和矮壮素是同系物),使作物缩短节间距,植株矮化,增加作物抗倒伏能力,同时还能减少作物营养过度消耗,转而向作用部位输送,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由此可见,氯化胆碱的膨大作用,是通过调理二氧化碳转换及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来完成的生殖系统及营养系统的协调,因此,与其说氯化胆碱是一种膨大素,倒不如说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事实情况也是如此,近年来,氯化胆碱已经逐渐向粮食作物、果树作物、叶菜作物等进行应用过渡,彻底完成了从膨大素向增产增产多面手的转变。尤其是和芸苔素内酯、苄氨基嘌呤、萘乙酸、磷酸二氢钾混配后的氯化胆碱,更是将生长调节、营养补充发挥到了极致。也就是说,膨大根茎、块茎只是氯化胆碱的一个功能,而叶面肥功能,则是氯化胆碱的全部价值体现。登记主要对象为小麦、甘薯、葡萄、大蒜、花生、马铃薯,以及多种蔬菜及中药材的调节生长。

    氯化胆碱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中药材:以中药材白术举例,第一遍施药,应在花蕾现齐后,或摘蕾后进行,第二次间隔15天,第三次间隔10天,连用三次,即可达到膨大根系、增产增收的作用。亩用60%氯化胆碱15-20毫升,兑水30-45公斤稀释后均匀喷于茎叶部位。芍药同样在花蕾现齐后开始第一次施药,此后每间隔10天施药一次,每个生长季节不超过三次,用药量同白术。

    马铃薯:花期开始施药,亩用60%氯化胆碱15-20毫升,兑水30公斤稀释后茎叶喷雾,每隔10-15天使用一次,建议喷施2-3次。

    花生:在现花期和下针期进行茎叶喷雾,用法用量参照马铃薯。

    小麦:拔节期开始使用,亩用60%氯化胆碱15-20毫升,兑水30公斤稀释后均匀喷雾,之后在孕穗期和灌浆期各喷一次。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