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与“退林还耕”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退耕还林”与“退林还耕”

    元文革 120 阅读 2024-03-19 发布时间

    “退林还耕”“退耕还林”是当前人们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很多人不懂得什么是“退耕还林”,什么是退林还耕,引发许多不明真相民众对国家政策的质疑。

    “退耕还林”是指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和易造成土地沙化的耕地,有计划、分步骤地停止耕种,本着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造林种草,恢复林草植被。1999年退耕还林工程率先在四川、甘肃、陕西试点,2002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2014年再次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至今。为确保“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我国还专门制定了《退耕还林条例》、《退耕还林地管理办法》、《退耕还林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对退耕还林的耕地换发了林权证,把退耕还林地承包期从30年延长至50年,目的都是为了确保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实施。林草部门一直在不间断的开展和落实检查验收、退耕还林转公益林、退耕还林补植补造、退耕还林更新改造、退耕还林低产林改造等项目,目的是不断巩固和提升“退耕还林”成果,持续修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为国家绿色发展夯实基础。

    “退林还耕”是指为了有效遏制“耕地非粮化”“耕地非农化”现象,严守耕地红线,将那些在原本不应该造林的耕地甚至是基本农田上种植的乔灌树木、经济作物,逐步有计划有序清除,恢复耕地的基本功能,种植粮油农作物的行动。根本目的是彻底解决14亿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非常有必要。国家早在1998年就制定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并于1999年1月1日开始实施。实质上,“退林还耕”准确的说就是“耕地找回”。为了确保粮食安全,从根本上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各地“耕地找回”工作持续推进,力度空前,成效显著,无可厚非。

    因此,“退耕还林”与“退林还耕”没有此消彼长矛盾关系。实际上,目前所谓的“退林还耕”并没有涉及林业部门持续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只是清退那些在耕地甚至是基本农田种植的树木。并未发生一会儿退耕还林,一会儿“退林还耕”这种朝令夕改的现象,也不存在事实上的侵占林地情况。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