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的生活习性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鹅的生活习性

    郭增志 190 阅读 2024-03-26 发布时间

    熟悉鹅的生活习性,才能制定出适宜的日常管理制度,才能做到科学养鹅。鹅的生活习性归纳如下:

    (一)喜水性。

    鹅习惯在水中嬉戏和交配,但也不是整天泡在水里,鹅要在陆地产蛋、采食、休息和睡眠,尤其是产蛋和睡眠的地方,必须保持干燥和整洁。因此,在生产上,要创造条件,让鹅能自由地下水和上陆。设计鹅舍时,必须有水陆运动场,二者还要连成一体,才能使鹅保持健康,精神饱满,羽毛光鲜。没有水的地方是较难养好鹅的。

    (二)食草性

    鹅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一般只要是无毒、无气味的野草都可以供鹅采食。一般情况下,鹅只采食叶子,但野草不多时,茎、根、花、籽食都会被采食。因此,要尽量放牧,即使舍饲,也要尽可能地提供青饲料,以便大幅度地降低养鹅成本。

    但是,也有人把鹅的食草性无限扩大,认为鹅不食荤腥饲料,这是不对的。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已经纠正了“鹅不食荤”的观点。其实,鹅群放牧时,昆虫、蚯蚓等小动物是它的美味佳肴,特别喜食;饲料中加入少量的优质鱼粉,可明显地提高肉鹅的生长速度和母鹅的产蛋量。

    (三)耐寒性

    鹅羽毛细密柔软,特别是毛片下的绒毛,绒朵大,密度大,弹性好,保温性能极佳。鹅又有发达的尾脂腺,常用喙把尾脂腺分泌的油脂涂在羽毛上面,行成了防水耐寒的特性。

    (四)合群性

    鹅喜欢群居和成群行动,行走时队列整齐,觅食时在一定范围内扩大。在大的鹅群中,又有“小群体”存在。偶尔个别鹅离群,就“呱呱大叫”,追赶同伴,归队,集体行动。这种合群性给大鹅放牧提供了方便。

    (五)等级性

    在鹅群中,存在着等级序列。在新鹅群中,等级常常通过争斗产生。等级较高的鹅,有优先采食、交配和占领领域的权利。在一个鹅群中,等级序列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也会随着某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如生病时等级地位下降,而健康壮实者则等级提高,外源性雄激素也导致等级行为的上升。在生产中,鹅群要保持相对稳定,频繁调整鹅群,打乱业已存在的等级序列,不利于鹅群生产性能的发挥。

    (六)警觉性

      鹅的听觉很灵敏,警觉性很强,遇到陌生人或其他动物时就会高声鸣叫以示警告,有的鹅甚至用喙啄击或用翅扑击。因此,有人用鹅代替狗看家,至今,浙江某些地方把白鹅称为“白狗”。南美安第斯山麓的印第安人现仍保留养鹅护家的习俗。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