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冬别名天门冬、万年青、武竹等, 为百合科植物天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Merr.)的干燥块根。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茎基和须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热除去外皮,洗净,干燥。。天冬为攀援状多年生草本,茎细,有纵槽纹,全株无毛。花期5~7月,果期8月。块根肉质,簇生,长椭圆形或纺锤形,长4~10cm,灰黄色。干燥块根呈长纺锤形,略弯曲,小段直径 0.5~2cm,有不透明的细心。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半透明,光滑或具深浅不等的纵皱纹,偶有残存的灰棕色外皮。质硬或柔润,有黏性,断面角质样,中柱黄白色。薄片淡黄棕色,可见中间黄白色中柱,以黄白色、半透明者为佳。
天冬野生资源在中国分布较广,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安徽、河南、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均有分布。野生于阴湿山林、山坡草丛、丘陵灌木丛等环境里。天冬喜温暖湿润环境。不耐严寒。忌高温和强光直射。野生多见于山坡、溪边阴湿草丛或林下。天冬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腐殖质多,pH中性或微酸性,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黑砂壤、棕黄砂壤为好。天冬,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有“久服轻身益气,延年不饥之说。天冬具有滋阴润燥;清肺降火的功效。主要治疗燥热咳嗽;阴虚劳嗽;热病伤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喉肿痛。
天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收载,天冬在四川等地区有作为食品原料食用历史,主要方法为蒸食(鲜品)、煲汤、酿酒、茶饮、煮粥、制作蜜饯等。按照传统习惯正常食用,未见不良反应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