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光又名小国光、原产于美国,传入中国后在河北省表现较好,果实具有着色鲜艳、果肉含糖量高、酸甜适口、香味浓郁、肉质细脆多汁等优点。国光苹果在承德地区10月下旬即可食用,经过贮藏一段时间后果实品质(酸甜度)更佳。目前生产上影响国光苹果贮藏保鲜的产业问题主要是果实贮藏后期或货架期果皮虎皮、果肉发绵软化、货架期短等。苹果采后品质的保证与采前管理包括土壤管理、施肥、灌水、控制田间病害、控制负载量等密切相关。
一、严格把握采收期(果实成熟度)
采收期是影响国光苹果贮藏保鲜的重要一环。采收较早(果实成熟度低),单果重小,外观、色泽和风味差,贮藏期间果实对低温相对敏感;采收太晚(果实成熟度高),虽然品质和风味好,但贮藏能力差,在贮藏后期果皮离皮、果肉发绵,货架期短。因此适期采收(适宜成熟度)对中长期贮藏的苹果至关重要,必须避免早采或采收过晚。此外,采收成熟度还应根据贮藏期长短或市场需要来决定,60天内短期贮藏或鲜销的苹果可以完熟时采收;中长期贮藏(60~120天)可在九成熟左右采收;贮藏期较长(120天以上)或气调贮藏的果实需在八成熟采收,不宜太晚。
二、快速预冷
预冷是国光苹果贮藏保鲜的关键一环。刚摘下的苹果带有大量的田间热,果实本身呼吸作用旺盛,放出热量较多,若不进行预冷或预冷不彻底,一方面不仅结露(水珠)造成腐烂,另一方面由于果温高、果实呼吸旺盛,很容易产生无氧呼吸,影响贮藏品质,缩短贮藏期,因此必须进行预冷。预冷最简单的方法是将刚采收的苹果放在通风良好、地面干燥、温度较低的树阴下,白天盖席,夜间揭开降温。有条件的地方最好设专门的预冷库,预冷温度-1~0℃,预冷时间24~48小时。如果没有预冷库,一次入库量控制在15%以内,建议在果实采收后24小时内入库。
三、合理码垛
按采收期、等级堆码,有效空间的贮藏密度每立方米不应超过250千克。垛位不宜过大,垛与墙之间留出20厘米,垛与垛之间留出10~15厘米的通风空间,顶部留出60~80厘米,以利于冷空气循环。
四、贮藏条件
苹果贮藏中温度、湿度、气体成分三要素缺一不可,而温度因素对贮藏的影响占到70%。
1. 贮藏温度。果实温度-1~0℃,果实采收后要尽快预冷贮藏,尽量不要超过48小时。下树的苹果在气温20℃下延迟1 天入库,在0℃下就会减少10~20天的贮藏期。
2. 湿度的调控。空气相对湿度为90%左右,不宜太高。
3. 气调贮藏。与富士、寒富等苹果品种相比,国光苹果相对较耐二氧化碳,但建议气调库内二氧化碳浓度不宜超过3%。气调库贮藏的理想温度应较一般冷库贮藏温度高出0.5℃。
4. 贮藏辅助措施。保鲜膜+保鲜剂辅助处理:选择适宜的薄膜包装和保鲜剂。目前生产上苹果贮藏包装薄膜比较混乱,保鲜剂厂家也较多,既有聚乙烯(PE)袋,也有聚氯乙烯(PVC)袋,包装薄膜的透气性直接影响袋内二氧化碳水平,要注意管理,防止袋内二氧化碳积累过多而造成伤害。保鲜剂可选用1-甲基环丙烯(1-MCP)制剂,熏蒸浓度为1μL/L,或按说明书使用商品1-MCP药包制剂。以1-MCP为核心的低乙烯保鲜技术防治国光苹果虎皮病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