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棚窖管理技术指南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甘薯棚窖管理技术指南

    特色作物研究所 14 阅读 2025-04-18 发布时间

    甘薯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在我国广泛种植。本文将介绍甘薯棚窖管理的技术要点。

    一、甘薯棚窖建造

    1. 选址: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交通便利的地点,避免积水影响甘薯储存。

    2. 大棚结构:优先选择南北向的钢架薄膜大棚,便于通风和温度控制。大棚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保温性。

    3. 消毒处理:建造完成后,使用生石灰每亩均匀撒施40-50公斤进行消毒,确保棚内环境无病菌。

    二、入窖前准备

    1. 收获时机:甘薯的最佳收获期是气温降到15℃左右时,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储存效果。

    2. 伤口愈合:收获后的甘薯可以3035℃、相对湿度90%95%的条件下放置46天进行伤口愈合处理,避免病菌侵入。

    3. 分级挑选:入库前对甘薯进行分级,去除机械损伤、病害和虫咬的薯块,确保储存甘薯的质量。

    三、棚窖管理技术

    1. 温度控制

    入窖初期(2030天):此阶段甘薯呼吸旺盛,释放大量热量,应通过通风将温度控制在1518℃。

    中期管理(入窖1个月后至次年立春):以防寒保暖为主,保持窖温在1015℃。气温过低时,需加盖保温材料或生火提温。

    后期管理(立春后):气温回升,但需继续保持窖温在1015℃,适时通风换气,防止温度过高导致发芽或腐烂。

    2. 湿度控制

    棚窖内适宜的湿度为85%90%。湿度过低会导致甘薯失水,过高则易引发病害。湿度高于95%时,需加强通风排湿。

    3. 通风管理

    定期检查棚窖内的氧气含量,保持在15%~18%,二氧化碳含量控制在3%左右。入窖初期和后期应加强通风,确保空气流通,防止缺氧和病害滋生。

    4. 日常检查

    定期检查甘薯状态,及时清理腐烂薯块,防止病害扩散。发现湿度或温度异常时,及时采取措施调整。

    四、注意事项

    1. 避免薯块受到机械损伤,轻拿轻放,减少伤口感染病菌的机会。

    2. 入库后避免频繁翻动甘薯,尤其是在立春后,甘薯生活力减弱,翻动易造成伤口不易愈合。

    3. 根据当地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寒保暖或降温排湿的准备。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