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蚜是危害桃树的主要害虫之一,目前对该害虫的防控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主要使用啶虫脒、吡虫啉等药剂,由于防控时期不准、施药次数多和施用浓度加大,导致桃蚜抗药性迅速提高,防控效果欠佳。 1.农业防控 结合冬剪,全面彻底清园,将剪除的枝条集中带出园区烧毁或深埋,以降低越冬虫口基数。桃树行间或桃园附近不要种植烟草、白菜、萝卜等作物,以减少蚜虫的夏季繁殖场所。提倡果园生草栽培,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有利于天敌生物的栖息繁殖;注意控制园内草的高度在20cm以下。 2.生物防控 保护和利用天敌,异色瓢虫、食蚜蝇、草蛉、寄生蜂、蜘蛛等天敌可控制蚜虫种群数量,在天敌数量多、能够抑制蚜虫的情况下,可尽量减少施用化学农药。 3.化学药剂防控 早春桃树萌芽前彻底喷施一遍3~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布时对树干、树枝细致、全面、均匀喷洒,雨淋式喷雾。 花前花后是药剂防控的两个关键时期:花芽露红期,越冬卵开始孵化为幼虫,是防控蚜虫的第一个关键时期。一般在桃树花芽露红至开花30%以前,此时大部分蚜虫已经孵化,选用印楝素、吡蚜酮、氟啶虫酰胺等药剂淋洗式喷药。抓住了这个关键期,可控制当年蚜虫危害。 第一个防治关键期用药后,加强监测。重点监测靠近地头和周边杂草多的地方,对点片发生的蚜虫提倡针对性定点专治,以减少用药。前期未控制好的桃园可抓住第二个关键用药期,即桃花谢花80%以后、叶片卷曲之前。选用氟啶虫胺腈、噻虫嗪、螺虫乙酯等药剂喷雾防治。 防治桃粉蚜和桃瘤蚜使可加少量洗衣粉或农药助剂。化学防控应注意农药施用次数和稀释倍数,交替用药,延缓桃蚜产生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