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播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春播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刘金 14 阅读 2025-05-16 发布时间

    1.播前准备 

    1.1 选地整地  花生根系发达,对土壤的肥水条件和通透性要求较高,一般应尽量选择平地或沙壤地。地膜花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显著增加,对肥水的要求比露地花生更高,因此,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及透气性好的地块。

    1.2施肥  花生一般对磷、钾、钙肥需求量大,在覆膜条件下,生长势增强,根系发达,需肥量增大,覆膜花生中途不揭膜,所以底肥一次性施足,以中等地力目标产量4500-6000kg/h为例,应施有机肥4500-6000kg/h,磷酸二胺375-400kg/h,尿素150-200kg/h,硫酸钙肥375-400kg/h

        1.3种子的选择  应选用经过国家审定的,适合当地生产的优良品种,京津冀地区一般多选用鲁花13、鲁花14、唐花12、唐花11、冀花9号、冀花10号、远杂9102、豫花15等,留作种用的花生一般在播种前一个月剥壳,如果剥壳过早易造成种子吸水,增强呼吸作用,加快酶的活动,促进物质转化,消耗大量的养分,降低发芽能力。因此,花生的剥壳时间离播种期越近越好。剥壳后选择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果仁留作种用。

    2.播种

    2.1播种时间

    花生种子萌发要求的最低温度为12-15℃,所以播种要在土壤5厘米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才可进行。在允许的条件下适期早播可使花生生长期相对延长,开花早、侧枝多、根系发达,为高产创造条件,京津冀地区春播地膜覆盖播种时间一般是420-510号。

        2.2播种方法

    一般采用机播的方法,边播种边覆膜,深耕2遍,耕深25cm左右,垄距85cm-90cm,垄高10cm,株距15cm,行距40cm-45cm,每穴2粒,每亩大约11000株左右,每膜种2行。要掌握“干不种深,湿不种浅”和土质粘的要浅,沙土地或沙性大的地块要深的原则。

    3.田间管理

        3.1苗期管理

    花生一般播种后一周左右出土,10天左右子叶展开,开始人工挑膜放苗,以防止子叶被灼伤。放苗后要及时用土压好苗茎基部,以防受风死苗,放苗时间一般在晴天上午10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阴天可全天放苗,及时查苗补苗。播种一个月后开花,花期2个多月。

    3.2开花下针期至荚果期   

    开花下针期对水分反应最敏感,此时遇干旱则不能下针,因此要根据地力墒情遇干旱及时浇水,以增加荚果数,荚果膨大期浇一次水,能达到增产的目的。

    3.3饱果期  饱果期遇干旱则果仁发育迟缓,不能充盈荚果,因此遇干旱应浇一次水以提高饱果率。

    4.病害防治 

        4.1青枯病  该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带菌土壤、病残体及粪肥。一般在初花期易感染此病,病株初期第12片叶先失水萎蔫,经1-2 天后病株全株或一侧叶片从上至下急剧凋萎,色泽暗淡,呈青绿色,后期病叶变褐枯焦。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在雨后晴天或开花前发病初期用禾甲安20 ml兑水15 kg喷雾,每间隔7 - 10 d防治1次。

        4.2茎腐病 病菌主要在种子和土壤中的病残株上越冬,成为明年发病的来源。初期发病子叶呈黑褐色,干腐状,后沿叶柄扩展到茎基部,呈黄褐色水浸状病斑,最后成黑褐色腐烂。后期发病,先在茎基部或主侧枝处生水浸状病斑,病斑初为黄褐色后变为黑褐色,地上部萎蔫枯死。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 合理轮作,做好种子消毒处理,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量0.3%进行药剂拌种。 

    5.适时收获  花生成熟的标志是上部有几片绿叶,中部叶片变黄,下部叶片脱落,荚果网纹清晰,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初收获,覆膜花生可提早7-10天收获,一般采用机收的方法,为防治落果,一定要勤观察,掌握好收获时间。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