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叶片正面会出现淡黄色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大,沿叶脉扩展呈多角形。清晨叶面上有结露或吐水时,病斑呈水浸状,后期病斑变成浅褐色或黄褐色多角形斑,在连续降雨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展或融合成大斑块,致叶片上卷或干枯。该病具有发病快、枯死快的特点,所以发生后要及时用药控制。
2.发生规律
霜霉病的发生与温湿度有很大关系,霜霉病病菌的卵孢子在种子或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借风雨或灌溉水传播。开花坐果期发病较重。生产上浇水过量或浇水后遇到中到大雨、地下水位高、株叶密集易发病。
3.防治方法
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避免与瓜类作物连作,雨后及时排水,切忌大水漫灌。合理施肥,及时掐尖、打杈、整枝、除草,摘除植株下部的黄叶、老叶,保证叶片之间疏散透光,保证通风,降低湿度,增加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发生。植株整理宜在晴天进行,避开阴雨天气,发病前期,可以喷施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保护剂预防。在田间普遍出现甜瓜霜霉病症状,但处在病害前期霉层较少时,应及时防治,喷洒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间隔7至10天喷1次,连续防治3~4次。特别是前期未用过高效治疗剂的,以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降低药剂使用效果,并注意与保护剂合理混用,防止病害进一步加重为害与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