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小卷叶蛾是桃园的主要害虫之一。它在桃园内发生普遍,危害严重。苹小卷叶蛾一年发生2-3代,以幼虫在枝干皮缝、剪锯口等处越冬。春季果树萌芽时出蛰,危害新芽、嫩叶、花蕾,坐果后在两果靠近处啃食果皮,形成疤果、凹痕,严重影响大桃的品质。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对糖醋的趋性很强,可以诱杀。
一、发生规律:
苹小卷叶蛾在平谷一年发生3代,越冬幼虫在桃树发芽后,旬均温在12度以上,出蛰期在4月8日~27日,盛期在4月15日~25日,正值花期,幼虫主要为害叶芽、花蕾、花和嫩叶,也为害幼果。越冬代成虫始见最早年份在5月6日,多数年份在5月13日~22日,高峰期在5月22日~30日。第一代幼虫继续为害新梢、叶片,为害桃果数量增多;第一代成虫高峰期7月8日~16日;第二代幼虫主要为害桃果;第二代成虫高峰期8月25日~9月3日;第三代幼虫主要为害晚熟桃果;9月下旬一些幼虫陆续转入越冬场所。
二、防治措施:
1.幼虫出蛰前抹杀树上枯叶下幼虫;刮除大枝干老翘皮集中销毁,对较大伤口涂杀虫剂,消灭越冬幼虫。
2.9月上旬主枝绑草把或诱虫带,主枝每隔50cm左右绑1~2圈3cm宽的布条,树上保留10~20个废纸袋,诱集越冬幼虫,冬季集中销毁。据资料介绍,越冬代雌成虫平均产卵量372粒,说明消灭越冬幼虫对减少生长季发生量的重要性。
3.生长季剪虫梢,捏虫苞消灭幼虫;桃果接近成熟期,摘除果实周围的叶片,防止幼虫贴叶为害。
4.桃果全部套袋,阻隔幼虫为害,是一项有效措施。
5.成虫发生期,利用性诱剂、糖醋液、杀虫灯诱杀成虫。性诱剂、糖醋液盆每667m2各挂5盆,均匀分布,注意及时补水、补液,更换诱芯。杀虫灯每50亩安装一盏,以上三项措施可有效压低虫口数量。
6.释放赤眼蜂,每667m210~12万头。根据监测,在第一代成虫发生始期每隔5~7天挂一次卵卡,连续3~4次,卵块寄生率可达90%以上。
7.药剂防治:重点在三个时期,越冬幼虫出蛰期(开花前和谢花后)、越冬代成虫高峰期、套袋果解袋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