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中后期是从拔节到成熟这短时间,分为穗期管理(中期管理)和花粒期管理(后期管理)。
一、穗期管理(中期管理):时间为拔节到抽雄。此时茎、叶生长旺盛,开始进行穗分化,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是玉米一生田间管理最重要的时期。管理目的是促秆壮穗。
①重施攻穗肥:大喇叭口期是玉米一生追肥的重点时期,追肥应以速效氮肥为主,结合中耕培土,亩施尿素16~18公斤,追肥时应集中靠近根部穴施或条施后深覆土。这里特别强调一点,拔节期切忌追施氮肥,否则发生茎折的风险加大,拔节期施氮肥有百害而无一利。(本项目采用一次性施用玉米专用控释肥不需追肥)
②科学排灌:大喇叭口期,玉米抗旱能力下降,玉米穗期需水量大,对水份极为敏感。这一时期若干旱、应及时灌水,使土壤持水量保持在70%~80%,若降雨过多,土壤水份过量,应及时排水防涝。
③及时防除病虫害: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亩用250克施于心叶内或80%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玉米蓟马和二代粘虫用50%辛硫磷1000倍液或80%敌敌畏2000倍液喷雾防治,可兼治灰飞虱、玉米蚜。
穗期是多种病虫的盛发期,主要有叶斑病、褐斑病、锈病、玉米蚜、三代粘虫等。
叶斑病包括玉米大小斑病、灰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等,在病害发生初期,用50%百菌清、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喷雾,每5~7天一次,连喷2~3次。并及时摘除下部老病叶,减少菌源。玉米蚜虫可用10%吡虫啉2500倍喷雾防治。玉米锈病在发病初期,用20%三唑酮800倍液,或12.5%禾果利1500倍喷雾防治,间隔5~7天,连喷2~3次。
二、花粒期管理(后期管理):时间是从抽雄到成熟。此时,营养生长停止,以籽粒发育为主。管理目的是:保证授粉受精、促进籽粒灌浆、防止植株早衰。玉米吐丝期抗旱能力最弱,干旱发生时间离吐丝越近,对产量影响越大。吐丝期是玉米需水临界期,农谚有“开花不灌,减产一半”、“前旱不算旱,后旱减一半”之说。土壤水份应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才有利开花授精。因此,吐丝期缺水,一定要浇水。结合浇水可巧施粒肥,所谓巧施应看植株长相而定,在穗肥充足,植株长相好,叶色浓绿,无早衰退淡现象的田块,则可不施,以免造成贪青晚熟。若穗肥不足,植株发生脱肥现象,则应补施粒肥。粒肥施用的原则是“宜早勿迟”。一般亩施尿素5公斤。
三、适时采收:玉米收获适期标准是苞叶松散枯黄,籽粒变硬,含水量25%左右,籽粒表面有较好的光泽,靠近胚的基部出现黑色层,即以完熟初期至完熟中期收获产量最高。同时,提倡玉米机械收获,秸秆粉碎还田,以培肥地力,避免焚烧秸秆污染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