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一步抓好“四有”科技服务活动。按照院里统一部署,我所全体技术干部与科技服务对象签订了科技服务协议,在充分利用期刊、热线、互联网等媒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科技人员面对面科技服务力度,深入到田间地头,采取科技帮扶、包村入户的办法,努力为广大农民提供确实有效的服务,树立良好的农科院形象,为在全省叫响“四有”科技服务品牌贡献自己的力量。
2、认真谋划科研工作。根据高院长的讲话精神,为了将科研项目做得更好、更细、更专,让科研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与大专院校、其他省市科研院所进行交流合作,改变以往科研人员常年把精力都耗费在田间劳作上,无暇顾及项目运作与研究。作物研究所根据自身的科研项目和所内人员所从事的专业特长分为玉米研究室、小麦研究室和杂粮研究室。这样调动了各研究室技术干部的积极性,主动和对口科研单位联系合作事宜。玉米研究室负责人周建东分工后马上就去辽宁葫芦岛玉米研究所、秦皇岛滨海玉米研究所、省农科院进行了接洽。小麦研究室也和潍坊农科院、济宁市农科院、烟台市农科院进行了沟通。杂粮研究室也从东北积极引进一些杂粮育种材料。
3、进一步抓好引进、示范和推广工作。积极同辽宁玉米研究所、滨海玉米研究所、烟台农科院、潍坊农科院、济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引进一批适合京津冀种植的小麦、玉米新品种,进一步提升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在有一定基础的县(市、区)抓好示范村、示范户的建设。
4、在科研方面作物所的主攻方向是小麦、玉米、小杂粮。2014年我所的科研工作是进一步搞好《“城郊—都市”型特色农业支撑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建设》在研课题子课题“抗寒、耐旱节水型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的实施。在推广先进作物栽培技术方面,我们结合科研,对自身日常积累的科学栽培技术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升华,从而形成“冀中北500公斤冬小麦生产技术标准”立项并著手编写。
5、进一步加强科研项目的争取工作。我们全所职工利用各种人脉关系积极与省农业厅、省农科院、市科委等单位沟通与联系,争取项目立项。
作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