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水菜是日本最新育成的一种外型新颖、富含矿物质、高含钾、低钠盐营养丰富的蔬菜新品种,又名“白茎千筋京水菜”和“水晶菜”。为十字花科属白菜亚种。是以绿叶及白色的叶柄为产品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外形介于不结球小白菜和花叶芥菜之间,口感风味类似于不结球小白菜。可采食菜苗,掰收分芽株,或整株收获。它品质奇软,商品性好,营养丰富是火锅涮肉的上等配菜,也可作汤、炒食或腌渍食用。芸苔
1.栽培季节
京水菜属半耐寒性蔬菜,适宜春、秋露地栽培和冬季日光温室栽培;早春和晚秋利用塑料拱棚生产,夏季生产采取遮阴防雨措施。
2.苗床基肥
选用优质腐熟有机肥与适量复混肥配合施用。中等肥力地块,每667㎡施入充分腐熟有机肥5立方米,氮、磷、钾15:15:15的三元复合肥40kg。土壤墒情差的地块,播种前应先浇水造墒,再施基肥,精细整地后做成畦心宽1.0m-1.2m的平畦,做为育苗畦。
3.品种选择
夏季栽培宜选用品质柔软,口感好,产量低,耐热性好的早熟品种;早春和晚秋栽培宜选用冬性较强,不易抽薹,产量高的中熟品种;冬季栽培宜选用耐寒性比中生种强,不易抽薹,分株力强,产量高的晚熟品种。但选用的种子质量须符合GB 16715.5-1999中的二级以上要求。
4.播种方法
采用干籽直播。播种前3-4小时在平畦内浇足底水,待水渗后撒一层0.2㎝厚的过筛细土,再撒播种子,然后覆1cm厚细土,播种后适时覆盖地膜。每667㎡栽培面积用种20g-30g,需苗床10㎡-15㎡。
5.播后苗前管理
播种后出苗前适宜温度为白天25℃-30℃,夜间15℃以上;覆盖地膜的,在幼苗拱土时撤去地膜。
6.苗期管理
从出土到齐苗温度保持白天20℃-25℃,夜间10℃以上。若土壤墒情差,浇小水,保持畦面见干见湿。2-3片叶时分苗一次,苗距6cm×8cm。
7.健壮苗标准
苗龄30天,有6片左右真叶;秧苗直立,根系发达,无病叶,黄叶等。
8.定植
8.1定植前准备
整地、施肥、作畦:中等肥力生产田每667㎡施入充分腐熟有机肥5000kg作底肥,深翻20cm-25cm,耙细,整平,反季节保护地栽培做宽1.3m平畦;露地栽培做宽0.8m-1m、0.15m高的小高畦。
8.2定植密度
以采收叶及掰收分生小株的栽培,按株距20㎝、行距25㎝—30㎝种植,每公顷12万—15万株。若一次性采收大株,株距50㎝,行距60㎝,每公顷3.3万株。
8.3定植深度
带土坨定植,定植时不宜种植过深,以秧苗基部叶片在地面以上为宜,不然会影响植株生长及侧株的萌发甚至烂心。
9.田间管理
9.1水肥管理
定植后及时浇定植水,以后视土壤墒情浇小水,保持幼苗不萎蔫。京水菜前期生长较缓慢,一般不追肥。植株开始分生小侧枝时每隔15-20天追肥一次,每667㎡追施氮、磷、钾15﹕15﹕15三元复合肥20kg。
9.2中耕除草
中耕1-2次,浅松土,同时除去田间杂草。
10.采收
10.1小株采收:苗高15cm左右时整株间拔采收。
10.2分株采收:定植后30天左右当基部萌生多个侧株,侧株高10cm-15cm时陆续掰收,一次采收不宜过多,一般掰收植株最外围的一轮侧株,待长出新的侧株再陆续收获。
10.3大株割收:当植株封垄时,选适合市场需求的鲜嫩植株整株收割上市。
11.病虫害防治
11.1病害防治
京水菜在生产过程中,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猝倒病。在防治过程中,农药使用严格按照国家安全间隔期规定要求轮换用药,混和用药。
11.1.1病毒病防治
加强水肥等田间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及时剔除病株然后喷洒1.5%植病灵Ⅱ号1000倍液或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250-300倍液,隔7天一次,连喷2-3次。
11.1.2霜霉病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尤其是温湿度管理,浇水后及时通风排湿;适当增施磷钾肥,不可偏施氮肥。前茬作物采收后及时清洁田园,清除烧毁病残株。发病初期,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防治。
11.1.3猝倒病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株,然后喷洒72.2%普力克水剂4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7天一次,连喷两次。
11.2虫害防治
京水菜生产过程中,主要是蚜虫和白粉虱。用1.8%阿维菌素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棚室可用10%棚虫清烟剂200g/667㎡熏烟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