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地区主栽甜玉米品种及关键栽培技术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京津地区主栽甜玉米品种及关键栽培技术

    64737 阅读 2013-06-07 发布时间

     

    (接上期)
    6.隔离种植 
    为确保鲜食甜玉米的优良种性,在栽培上要严格采取隔离措施。生产上,常用的隔离措施有两种:有条件的可以采取空间隔离,是指甜玉米与其他类型玉米相互间隔300米以上;另一种是时间隔离,是指甜玉米与其他类型玉米在播种期上相差20天以上。
    7.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能有效提高地温,保墒提墒,防止杂草疯长。与生产上其它薄膜相比,黑膜吸光能力更强,保温效果更好,能最大限度地提温保墒,促苗早发,抑制杂草生长。
    8.肥水管理 
    肥水管理与普通玉米基本相同,特别强调的是,植株生长到大喇叭口期,要进行一次追肥,作为穗肥。这个时期正是玉米穗分化的关键时期,只有肥力充足,才能使植株生长健壮,促进籽粒发育,保证穗大、穗齐。在追施时,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视土壤墒情,结合浇水。
    9.防治虫害 
    在苗期应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可采用种子拌药或撒防毒谷等方法。特别是玉米螟,在玉米心叶期,初孵幼虫大多爬入心叶内,群聚取食心叶叶肉,留下白色薄膜状表皮,呈花叶状;2、3龄幼虫在心叶内潜藏为害,心叶展开后,出现整齐的排孔;4龄后陆续蛀入茎秆中继续为害。蛀孔口常堆有大量粪屑,茎秆遇风易从蛀虫处折断。由于茎秆组织遭受破坏,影响养分输送,玉米易早衰。严重时雌穗发育不良,籽粒不饱满,导致减产10%—30%。防治方法:玉米心叶末期即大喇叭口期施药,是防治的最佳时期。每亩玉米田用3%辛硫磷颗粒剂0.25-0.4公斤。把颗粒剂装入点撒器药斗中,手拿点撒器对准玉米喇叭口每株捏一下就行。用拇指和食指取少量颗粒剂撒入心叶内。鲜穗上市前20天内不能用药,以保证食用的安全。
    10.防治茎腐病 
    茎腐病又称茎基腐病、青枯病,属细菌性病害。玉米在灌浆阶段遇到较大降雨且雨后暴晴,茎腐病发生更为严重。发病症状:在玉米中下部的叶鞘及茎节处可见水浸状病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叶鞘下茎杆腐烂下陷,病组织软化,叶片呈青枯状萎篶,植株折断,病株籽粒灌浆不足,造成减产。防治方法:①加强田间管理,排除水分;及时拔除病株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②在苗期和抽雄前后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50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进行防治。
    11.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的要求,一般株距33cm,行距50cm,亩留苗不超过4000株。这样既便于田间管理,又可发挥个体优势,如果品种单株双穗率较高,在生产中需人工去掉下部小穗,以保证上部大穗整齐一致,大小均匀。
    12.适时采收 
    正确掌握适宜采收期,保证鲜穗品质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般在籽粒含水量为66%~71%(乳熟期)采收为宜,生产实践中,甜玉米的收获期对其商品品质和营养品质影响极大,过早收获,果穗小,产量低,籽粒内含物较少,口感不是太好;收获过晚,籽粒皮厚,果皮变硬,失去甜玉米特有的风味。影响采收的主要因素是积温和成熟度。可根据吐丝授粉后天数来掌握适时采收期。一般来说,适宜的收获期以吐丝后17~23天为宜;若以加工罐头为目的的可早收1~2天;以出售鲜穗为主的可晚收1~2天,采收期6天左右。另外,可用指掐法确定鲜穗采收期,手指掐上玉米籽粒有微浆,外表花丝变黑褐色为宜。如遇到高温干旱,灌浆速度加快、成熟期提早.夏玉米因为温度高,采收期相应提早3—4天。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