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从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夏玉米一般经历20~25天,春玉米为40~45天。该时期玉米的主要生长特点是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根系生长迅速。此阶段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进根系生长,培育壮苗,为高产打下基础。苗期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有:查苗、补苗、间苗、定苗、中耕锄草、蹲苗促壮、追肥和防治虫害。
1、查苗、补苗。夏玉米播种后应及时查苗、补苗。如缺苗较多,可用浸种催芽的种子予以坐水补种。如缺苗较少,可采用移苗补栽的办法,移栽时间应在下午或阴天,最好是带土移栽,栽后要及时浇水,缩短缓苗时间,提高成活率。
2、间苗、定苗。在充分发挥玉米个体优势的情况下,进行合理密植是夺取玉米丰产的一个重要措施。玉米幼苗三叶期(幼苗长出3-4片叶)间苗一次,五叶期(幼苗长出4-5片叶)适时定苗。间苗原则是去弱留壮、去杂留齐、去病留健。定苗时期要按品种、地力不同适当定苗。如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方和地块,要适当延迟定苗时间,但最迟不宜超过6片叶。间、定苗时一定要注意连根拔掉,避免长出二茬苗。
3、中耕除草。一般应进行三次,第一次在定苗之前,此时幼苗矮小,中耕时要避免压苗,中耕深度以3~5厘米为宜,苗旁宜浅,行间宜深。第二次在定苗后,幼苗1尺高时;第三次在拔节前进行,深9-12厘米。铲地要净,特别要铲尽“护脖草”。这样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地温,加速有机质的分解,增加有效养分,有利于防旱保墒和清除田间杂草等。
4、蹲苗促壮。蹲苗应从苗期开始到拔节前结束。一般苗壮、地力肥或墒情好的地块要蹲苗,苗弱、地力薄或墒情差的地块不用。蹲苗应掌握“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干不蹲湿”的原则。当玉米长出4-5片叶时,结合定苗把周围的土扒开3厘米左右,使地下茎外露,晒根7-15天,然后附上土。这样能使玉米根系向纵深伸长,扩大根系吸水、吸肥范围,并使幼苗墩实粗壮,增强后期抗旱和抗倒伏的能力。
5、适量追肥。根据苗情,有针对性地补肥追肥,以满足玉米苗期生长的需要。可以采取根部施肥或叶面喷施的方法。氮肥施用深度10厘米距植株根部10 ~12厘米左右为宜,施肥后覆土埋严,立即浇水,以水调肥。如苗期出现“花白苗”,可用0.2%的硫酸锌叶面喷洒。也可在根部追施硫酸锌,每株0.5克,每亩地施1-1.5公斤。如苗期叶片发黄,生长缓慢,矮瘦,淡黄绿色,是缺氮的症状,可用0.2-0.3%尿素叶面喷施。
6、防治病虫。消灭带毒昆虫灰飞虱、叶蝉、蚜虫等,能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防治灰飞虱和叶蝉,可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亩20克,对水30公斤喷雾,以消灭传毒媒介。预防玉米粗缩病,用1.5%植病灵水剂每亩100克对水30公斤喷雾。地下害虫有蝼蛄、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防治方法:可以采用撒毒土方法,用2%甲基本异硫磷粉,每亩2公斤,对水40公斤,拌均匀后顺垄撒施。也可以采用撒毒谷办法,用1公斤谷子及谷秕子炒熟后拌5%西维因粉0.2公斤,或用5公斤麦麸子炒香后加入40%甲基异硫磷对水拌匀,于傍晚撤在田间,每亩l~2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