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蕾到开花的一段时期,叫蕾期。我市一般从6月上旬到7月上旬是蕾期。现蕾后,棉花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但仍以营养生长为主,并延续到开花盛期。这一时期营养器官生长明显加快,花蕾的增长也日渐加快。
针对蕾期的生长特点,这一时期的主攻目标,在壮苗早发平衡生长的基础上,实现发棵稳长,力争早现蕾多现蕾,搭好丰产架是蕾期的主攻目标。具体的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项。
1、全程化控 科学合理化控的原则是,少量多次,宁轻勿重,干旱少雨,宜轻控;阴雨天多,宜重控;以调为主,调控结合。棉花生长正常,以调剂株型为主,宜轻控;棉花有旺长趋势,以控旺长为主,宜重控。一般蕾期进行2次化控,第一次在初蕾期,亩用量0.3克左右,第二次盛蕾期,亩用量2克左右。重点喷旺苗,弱苗、小苗可以不喷或少喷。
2、合理整枝 棉花现蕾后的叶枝及赘芽要及时抹掉,但切不可将枝叶一抹到底(即脱裤腿),一定要保留下部真叶,因为它是棉花的营养库。在棉花密度小的地方,可根据情况保留1-2个果枝,以弥补密度的不足,充分利用空间和光照。
3、及时揭膜中耕培土 棉花现蕾后,进入主次根生长的旺盛期,其生长速度达到高峰,为根系建成的重要时期,但是由于进入6月份以后气温上升,膜下温度有时能超过40℃,超过了棉花根系发育的最佳温度,使棉花根系生长受抑。因此,地膜棉进入蕾期以后需要揭膜。
何时揭膜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棉田宜在棉株盛蕾期揭膜,我市今年应该在7月中旬左右揭膜,棉田湿度大的应该适当提前,在6月下旬左右揭膜为宜;盐碱地和干旱地块的地膜棉可以不揭膜。
揭膜管理措施:(1)揭膜要在晴天进行;(2)揭膜后及时中耕培土,防止表层水分蒸发,造成棉田缺水;(3)揭膜后及时浇水,使土壤水分上下接通,满足根系下扎;(4)及时除草,以防揭膜后大草泛滥。
4、科学施肥 棉花现蕾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非常旺盛,对肥水要求很高。肥水不足,棉花植株瘦弱,果枝、果节少,形成不了丰产架子;肥水过大,导致旺长、疯长,枝嫩叶肥、蕾小蕾少,引起蕾铃大量脱落,造成棉株高大空。因此做到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在有机肥中掺入氮磷钾肥或复合肥一起施入。一般亩施土杂肥300千克,标准磷肥、饼肥25~30千克,尿素4~5千克,开沟或刨穴深施。具体施肥量应用测土配方肥,因田、因苗而定。
5、及时抗旱排涝 棉花现蕾后气温逐渐升高,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加快,因而对水分的需求增多,而此时正值干旱少雨季节,要及时灌水防止受旱,对增蕾增铃,提高产量作用很大。田间长相判断缺水情况是下午4点后叶片仍不能正常展开。浇水量不宜太大,最好采用隔行灌水,浇后及时中耕保墒。如遇长期阴雨要及时清沟排水,中耕松土,以防渍害。
6、综合防治病虫 蕾期病害以枯萎病、黄萎病发生较多,当棉田内零星发生时,把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深埋,减少病菌传播、蔓延和对土壤的污染。同时加强田间管理,比如可增施磷钾肥等,促进棉花稳健生长。病情严重的地块用三氯异氰尿酸或特效枯等杀菌剂喷施。
棉花的主要害虫有:棉铃虫、红铃虫、盲蝽象、棉蚜、红蜘蛛等。红蜘蛛可用扫螨净,蚜虫可用吡虫啉或蚜虱净,其它害虫可用毒死蜱或百虫霸,及时喷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