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结荚鼓粒期 重点防治食心虫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大豆结荚鼓粒期 重点防治食心虫

    47177 阅读 2013-07-19 发布时间

           大豆食心虫是大豆结荚鼓粒期的重要害虫,以幼虫蛀荚取食子粒造成危害,常年虫食率为5%~10%,严重年份虫食率高达50%。受害大豆不但产量下降,而且品质变劣。应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防治时期。下午3~5时到田间观察,如果田间蛾量突增,出现打团或成群飞舞,此时为最佳防治时期。

           防治措施。生物防治:一是释放赤眼蜂,一般在卵高峰期释放赤眼蜂,每亩释放2万~3万头,可降低虫食率40%左右。二是撒施白僵菌(每克含孢子数25亿个)。在幼虫脱荚前撒施白僵菌,每亩施1.5公斤。药剂防治:一是用敌敌畏熏蒸。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100~150毫升,选2节长的高粱秸或玉米秸,一节去皮蘸药,一节留皮,按用量待药液被吸净后,每隔5~6垄插1垄,每垄上每隔5~6米插1根,均匀地插于垄上。二是田间喷雾。每亩用2.5%溴氰菊酯乳油12.5毫升,对水50公斤,或每亩用5%来福灵菊酯乳油20毫升,对水50公斤喷雾防治。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