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棉花管理技术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七月份棉花管理技术

    24612 阅读 2013-08-01 发布时间

     

    7月份是棉花生长最快、生长量最大的月份,又是华北地区的雨季,也是天气变化剧烈、灾害多、病虫害发生严重的月份。多数棉田在7月初进入开花期,到7月底,棉株90%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都已长出;棉花的根系网也在7月建成,形成对矿质养分和水分的吸收高峰。因此,7月份是棉花管理的关键时期。
      一、去除地膜,开沟培土。去除地膜,有利于根系的呼吸,利于根系下扎,可有效抵御棉花生长后期干旱。开沟培土,有利于浇水和排水,既可防旱,又可防涝,还有利于棉田下部的通风,降低湿度,加大昼夜温差,有利于棉田小气候的改善,对预防烂铃和倒伏、促根护根都有作用。
      二、整枝打顶。棉花整枝的目的一是调节养分分配,二是改善群体结构,最后达到充分利用水、肥、光、气、热等资源,实现棉花高产。对营养枝(简称叶枝)的利用不要走极端,要么一个不留,要么一个不去。在密度较大、不缺苗的棉田,可基本不留叶枝,但在稀处、缺苗处、地头地边,每株留1-2个壮叶枝,可提高单株结铃数;叶枝较壮并已长出果枝的,可立即将叶枝打心,不能再任其生长。廊坊地区一般在7月中旬打顶。
    三、抓紧化控。今年廊坊地区春季干旱少雨,很多棉农不敢化控。有的棉田至今尚未进行第1次化控,大部分存在化控偏晚、剂量偏小问题。在掌握缩节胺“看天、看地、看苗情”的施用原则上,应以“看苗情”为主,只要棉苗以正常的速度生长,就要按时化控,这就叫“主动化控”,如果在旺长后再化控,就是“被动化控”了。根据前期的化控情况和当前棉花长势,一般7月要化控2-3次,第1次在初花期,亩用缩节胺1-1.5;第2次在盛花期,亩用药1-2,第3次在打顶后,亩用药3-5。由于现在棉株较大,化控时每亩要用20-25公斤水全株喷洒,把顶尖和中上部果枝尖都喷到。

    四、及时追肥。棉花的施肥问题是棉花管理中最复杂的问题,绝不是施肥越多越高产,有时施肥不当还会导致相反的结果。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棉花开花结铃前一般不用追施速效氮肥,避免营养体过大或营养生长过旺;追肥宜在开花盛期(4个果枝开花),视地力和棉株长势亩施尿素10-15公斤;底肥未施用钾肥、或钾肥用量太少的,则应尽早追施。棉花打顶以后,养分优先供应幼铃,上部果枝处于最易脱肥状态,此时追肥不仅困难,还受天旱地干的制约,应以叶面喷肥来保证棉株所需营养。叶面喷肥不仅节省肥料,肥效还快。尿素和硫酸钾是最佳选择,一是营养元素含量高,二是成本低,三是使用安全。喷肥浓度2%,每次亩用肥料1斤以上,避开中午喷施,一定要把棉叶背面喷湿。打顶之后要立即喷施,8-101次,先氮后钾,可喷到810-15日。棉花追肥的原则是开花前不要过量,开花后不要脱肥。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