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孕穗期管理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玉米孕穗期管理

    76662 阅读 2013-08-01 发布时间

     

    玉米从拔节到抽雄这段时间为孕穗期,一般历时25~33天。
    1.主攻目标 玉米孕穗的生育特点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因此,主攻目标是合理利用肥水管理壮秆、攻穗、促叶、增粒,叶面积指数稳定达到最大值,为后期籽粒灌浆,穗大粒多打下良好的基础。
    2.生育特点 玉米孕穗期的生育特点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茎叶生长旺盛,雄穗和雌穗先后开始分化。这个阶段叶片分化结束,叶片总数不再增加。同时,节间开始伸长。在玉米拔节后20天左右进入大喇叭口期(即雄穗分化的四分体期,雌穗分化的小花分化期),外部形态特征为棒三叶甩出而未展开,新叶丛生,上平中空,状如喇叭,故称大喇叭口期。此时,玉米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明显增多,日增长量也明显加大,平均每日干物质增长量由拔节前的不足0.3g达到3.8g左右。玉米大喇叭口期是玉米全生育期吸收水分和养分的第一个高峰期。此时,要求有充足的光照和水分养分供应,可促进雄穗正常发育和雌穗小穗的分化,减少顶部小穗、小花的退化,增加行粒数。此时,水肥管理对上部叶片和节间的建成与伸展以及将来对灌浆期干物质积累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管理措施
    (1)中耕培土 中耕培土作业可分别进行,也可使用培土农机具一次完成。
    中耕培土的作用是疏松土壤,消灭杂草,蓄水保墒,改善土壤通气和水分养分供应状况,有利于气生根的生长和伸展,防止倒伏。
    中耕培土作业次数不宜过多,一般情况下1~2次即可。如中耕后遇雨,可增加1次。中耕的深度以2~3cm为宜,过深容易伤根。培土一般在拔节后到抽雄前进行。培土高度不能太高,一般以10cm最佳。
    培土,适宜在土壤黏重、降雨量较多,土壤潮湿的洼地上进行。这样可起到提高地温,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促进土壤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在旱薄地、沙性土壤,降雨少、温度高的地区,不宜进行培土。因为培土会增加土壤表面积,加大蒸发量,对玉米的生长反而不利。
    (2)水肥管理 玉米从拔节到抽雄既要进行营养器官的生长,又要进行雌雄穗的分化,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对水分养分的需求量最大。特别是在大喇叭口期达到高峰。此时要根据土壤、天气情况及时进行施肥灌水。
    春玉米因前期温度低、生长慢,基肥充足,肥料吸收速度慢,施肥应推迟到大喇叭口期进行。这次施肥量应占全部追肥量的60%~70%,也可将全部追肥一次集中到大喇叭口期施用。一般施尿素20~25kg每亩。回茬夏玉米及套种玉米,因为生育期较短,出苗后一直处在高温季节,前期(出苗到抽雄)已消耗掉全部养分的一半以上,到大喇叭口期,应将计划追施的肥料一次施入,一般施尿素25~30kg每亩。
    灌水要根据土壤墒情、降雨情况、玉米植株形态指标等因素并结合施肥同时进行。
    当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玉米下部叶片中午发生萎蔫,傍晚能恢复正常时,为浇水的适期。
    (3)其他管理措施 玉米孕穗期除了中耕培土,肥水管理外,还要根据不同品种的生长特性及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去蘖、病虫害防治以及叶面喷施生长试剂、化控降低株高等管理措施。
    去蘖是针对个别玉米品种易滋生根蘖,争夺养分,应及时去蘖。
    玉米孕穗期病虫害主要有:玉米螟(钻心虫)、大斑病、小斑病、黑粉病等。玉米螟是这一阶段的主要虫害,成虫在玉米拔节时开始产卵,孵化后至幼虫3龄前集中在玉米心叶中危害,4龄后钻入茎秆或穗轴,破坏植株中水分、养分的运输,易造成倒折,影响后期灌浆。防治方法:一般在玉米小喇叭口期和大喇叭口期分别撒施颗粒剂一次。颗粒剂用炉灰渣(比米粒稍大)100kg与20%杀螟丹粉剂加水4kg拌匀,撒于心叶内,用量10kg每亩。或用1.5%辛硫磷颗粒剂0.25kg每亩撒于心叶内。
    大、小斑病及黑粉病多在抽雄以后发生,春玉米较夏玉米严重,此期以预防为主。大、小斑病可用50%多菌灵、65%可湿性代森锌400~500倍液喷雾。黑粉病可及早割除病瘤,带出田间深埋。

           玉米在抽雄前(大喇叭口后期)喷施健壮素、乙烯利、壮丰灵等,均可起到缩短节间,降低株高,增加叶面积,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强抗倒能力的作用。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