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的秋季养殖重点
蛋鸡养殖目的就是保证蛋鸡拥有健康的体质,维持最高产蛋率,所以饲养管理的原则也是围绕着机体的健康和产蛋率为中心,为蛋鸡创造适宜的生存空间,提供足够的营养和饮水。蛋鸡在秋季养殖管理重点是:
1、昼夜温差大,注意温度变化
初秋时分,昼夜温差大,阴雨连绵,虽然感觉舒适凉爽有利于鸡群生长,但是要注意时有冷空气袭击,使气温急剧下降,尤其是夜间熟睡时防冷风直击鸡体,所以必须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应急准备,避免鸡群因温差应激或着凉而引发呼吸道疾病。针对抗病力弱的鸡群可提前使用“安疫肽”等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2、及时接种疫苗,提前预防疾病
秋季是库蠓和蚊虫繁殖的旺盛季节,极易传播白冠病和鸡痘,所以提前做好鸡痘和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搞好环境卫生工作,消除蚊虫生存的空间,并使用“洁安特”等进行喷雾消毒,减少蚊虫的孳生,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降低鸡群发病率。
3、适时补光,合理补充营养
经过炎热的夏季后,蛋鸡由于维持较高的产蛋率,到了秋季已经进入疲劳状态,体内营养也会不同程度的缺失,所以此时应增加饲料的营养以补充体能。可以在饲料中添加2%豆粕或大豆油,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持较高的生产性能,防止产蛋疲劳综合症的发病。
立秋过后自然光照逐渐缩短,所以应适时进行人工补光,以促进卵泡的发育和成熟,维持生产性能正常发挥。
4、调整鸡群,优胜劣汰
调整鸡群,淘汰产蛋少的鸡、停产鸡、弱鸡、过肥、过瘦及无治疗价值的病鸡;可有效降低鸡群发病率和提高产蛋率。
5、防止霉菌中毒
进入秋季也是玉米新陈更替时节,新玉米的加入不仅降低饲料中的能量,水分超标,更重要的是新玉米中霉菌含量高,易引发霉菌慢性中毒,所以在更换新饲料时做好肠道疾病的预防,适当在饲料中添加脱霉添加剂。
6、减少应激
入秋后,各类候鸟开始南迁,又成为携带病原、传播疾病的重要传播途径,因此在此期间防止候鸟进入鸡舍和寄宿。同时也要做好其他应激的预防工作,比如鼠蛇的袭击、麻雀的窜入等。
7、提高蛋鸡产蛋率的小窍门
1)、在饲料中加入0.3%的氯化胆碱,可提高产蛋率30%以上。
2)、每天每只鸡喂2克蜂蜜,用水稀释后分早、晚两次拌在饲料中,可提高产蛋率10%左右。
3)、饲料中加入4%~8%的蚯蚓粉喂蛋鸡,可提高产蛋率30%左右。
4)、饲料中加入15%的健康猪血,可提高产蛋率25%左右。
5)、把适量的绿萍加到饲料中,可提高产蛋率20%左右。
6)、饲料中加入2%~3%的酵母粉,可提高产蛋率15%~25%。
7)、饲料中加入5%的松针粉,产蛋率可提高10%以上。
畜牧研究室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