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栽培夏季管理技术要点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枸杞栽培夏季管理技术要点

    70428 阅读 2013-08-30 发布时间

     

    一、灌水
    枸杞完全成活后灌第三次水,结合第三次灌水开始第一次追肥,以后灌水可与追肥一并进行。枸杞栽植当年灌水,在不影响枸杞正常生长的前提下,能少灌,就尽量少灌。这样的管理有利于枸杞根系向深生长,为以后根深叶茂打好基础。
    二、施肥
    枸杞是一种非常喜肥,又耐肥的木本植物,尤其对腐熟的有机肥有惊人的耐力。并在施用有机肥的前提下,耐无机肥的能力也很强。因此,要使枸杞园早果丰产,就要充分发挥肥料在枸杞幼龄期间的扩冠和增产作用。近期主要采用追肥的方式有:
    1、第一次追肥:要求以磷肥为主,氮肥为辅进行深施,此次深施既有利于根系向深快速生长,也有利于树冠早发、多发各类枝。方法为:沿树冠外缘开深10cm—15cm、长30cm—40cm的沟,撒匀肥料后覆土灌水。
    2、第二次追肥: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为主,时间在果枝开花。这次施肥有利于促进果枝长的更长,开花多,结果多,也促进强壮枝发的更多,通过短截修剪后,快发、多发次生枝。
    三、土壤管理
    管好枸杞园土壤必须做到三者兼顾,一是疏松土壤与保墒增温相结合;二是改善通气条件与除草相结合;三是深翻与改善土壤结构相结合。翻晒深度10—15厘米,树盘下浅,行间深。这次中翻,正处于春枝生长期和老眼枝花期,通过一定程度的翻晒,达到松土除草,改善通气条件,减少水分蒸发,协调根系水、肥、气、热关系,促进养分吸收,保证春枝生长壮,老眼枝开花多、不落花等目的。
    四、病虫害防治
    枸杞病虫种类共有35种之多,但多发的主要有蚜虫、木虱、蓟马、瘿螨、锈螨等5种。病害有5种,多发生有黑果病、根腐病、白粉病3种。因此以统防统治为主,交叉用药,防治主要病虫兼治其它次要病虫。安全间隔期5—7天,同一药物最多一年使用一次。
    五、幼龄枸杞修剪技术
    一年生的苗木,近期急需修剪定枝、绑杆,首先,抹除主干30公分以下的枝条,选留一个健壮的枝条作为顶端延长头,生长到60公分左右进行摘心,促发第一层侧枝,同时用1米左右的木杆对苗木绑缚,防止苗木生长变缓,枝条弯曲影响苗木后期管理。

    两年以上苗木夏季修剪(生长季节修剪):夏季修剪由于时间跨春、夏、秋三季,这次修剪更准确的叫法应该是生产季节修剪,是枸杞整形修剪的又一次重点修剪。这一阶段枸杞枝条顶端优势极为明显,整个生产季节在根部、主干、骨干枝的最高处都会不同程度的长出徒长枝,这些徒长枝由于着生部位特殊,生长速度快,叶片小而薄,不能自养,要消耗大量的有机与无机养分。在生长季节的首要任务就是及时疏除徒长枝,保证留下的枝条能获得较多的养分。一般相隔8—10天进行一次修剪。另外,对于生长季节前期生长的位置相对居中的徒长枝,如果需要再培养新树冠,可以通过短截的方法,培育出新的冠层。生长季节修剪的另一对象就是强壮枝,初结果期枸杞,强壮枝多着生在主干上,与主枝的夹角小,是培养骨干枝的主要对象,通过多次的短截,可以迅速扩大树冠,形成大量的结果枝条。盛果期枸杞,强壮枝一般着生在骨干枝较高的位置,获得养分和水分的能力很强,通过及时疏除、摘心、短截等措施,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增加结果枝条,拉长采果时间,达到剪去无用枝,改造中间枝,增加结果枝的目的。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