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造成叶片焦枯早落;枝梢扭曲畸形;果实瘦化酸涩,降低当年产量;枝条不充实;冬芽不饱满,降低次年产量;诱发黄叶病。主要特征,叶背后沿着叶脉生长白色霉层,叶正面有片状黄化斑块。多雨、高湿、温凉气候易于发病。
幼嫩果穗易感病,果柄受害最重,表面生白色少量霉斑,后枯死;果粒感病后果色变灰,并生有白色霉层,后期皱缩脱落,此即为早期霜霉病,是毁灭性病害。发生在刚座果或果粒长满果穗时,危害十分隐蔽。
防治时要贯彻以防为主的指导思想,首先要控制氮肥的过度施入,防止徒长;整枝,打顶时要做到通风透光,尽量少伤害葡萄枝蔓,采用掐小尖的办法促使叶片尽快成熟,总叶量达到葡萄的营养需求,一般一穗葡萄需要对应22片叶,巨峰等四倍体品种14—17片叶一穗果。
药物防治是最终解决方法,由于葡萄霜霉病极易产生抗药性,所以防治时要轮换用药,药量从少到多,尽量合用、少用,以提高药效。针对霜霉病的治疗药剂迄今为止出现了六代,以下是详细名单:
第一代:代森锌、百菌清、福美双、代森联
第二代:乙膦铝、甲霜灵、噁霜灵、霜霉威、乙烯核菌利
第三代:霜脲氰
第四代:烯酰吗啉、氟吗啉
第五代:氟吡菌胺、双炔酰菌胺、丁子香酚、氟吡酰菌胺
第六代:腈霜唑、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嘧菌酯
以上药剂都按农技师的推荐用量喷雾使用,购药时要购买国内外知名厂家生产的产品,要到信誉好的商店采购,切勿贪便宜,以免遭受损失。
另外,保护性杀菌剂有:波尔多液、代森锰锌、丙森锌等,用来在发病间隔期保护葡萄不被病菌危害。但是红提葡萄不能使用含锰离子杀菌剂,有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