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病害主要有青枯病、茎腐病、病毒病、叶斑病等;虫害主要有蛴螬、蚜虫、棉铃虫、斜纹夜蛾等。生产上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措施,将病虫为害降到最低。
一、防治病害
(一)防治青枯病。1.播种前土壤处理:每亩用生石灰50-100公斤均匀撒垡头,随撒随耙。2.在开花期每亩用72%农用链霉素20~30克或20%青枯灵可湿性粉剂200-300克对水50公斤均匀喷雾 。(二)防治茎腐病。1.拌种,用2.5%适乐时种衣剂 20~30克或60%高巧种衣剂20-30毫升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150克,拌一亩地花生种子,凉干后播种。2. 在发病初期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 克对水50kg喷雾。(三)防治叶斑病(有褐斑病、网斑病、黑斑病):在发病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或50%扑海因500倍液喷雾 。(四)防治病毒病要苗期早治蚜虫。(五)防治锈病在发病初期选用75%百菌清500-600倍液或 95%敌锈钠500倍液加0.1%洗衣粉,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3-4次。
二、防治虫害
(一)防治蛴螬。 1.土壤处理: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3-5公斤或3%毒死蜱颗粒剂4-5公斤或15%乐斯本颗粒剂2-3公斤,兑细土20-25公斤,拌匀撒垡头,随撒随耙。2.药剂拌种剂:用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200-250克或60%高巧种衣剂30毫升兑适量清水,拌一亩地花生种子,凉干后播种。3.开花扎针期, 每亩用48%毒死蜱乳油200-300 毫升或50%辛硫磷乳油300-400 毫升对水100-150公斤喷施根部或灌根,施药后浇水。4.在成虫发生盛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采用杀虫灯诱杀。5.冬闲田冬翻冻垡,冻死越冬幼虫,减少越冬基数。(二)防治花生蚜虫。选用10%的吡虫啉或50%的抗蚜雾每亩10-15或50%的氯氰菊酯乳油每亩20-30毫升,对水50公斤,在蚜虫发生初期上下均匀喷雾。(三)防治棉铃虫、斜纹夜蛾。1.结合管理随手摘除卵块和群集危害的初孵幼虫,以减少虫源。2.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剂30-50 毫升/亩或 25%毒死蜱乳剂75-100毫升/亩,对水50公斤,或用1.8%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在幼虫三龄以前喷洒。斜纹夜蛾幼虫畏光,应傍晚施药。3. 采用杀虫灯、糖醋液诱杀成虫。
一、防治病害
(一)防治青枯病。1.播种前土壤处理:每亩用生石灰50-100公斤均匀撒垡头,随撒随耙。2.在开花期每亩用72%农用链霉素20~30克或20%青枯灵可湿性粉剂200-300克对水50公斤均匀喷雾 。(二)防治茎腐病。1.拌种,用2.5%适乐时种衣剂 20~30克或60%高巧种衣剂20-30毫升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150克,拌一亩地花生种子,凉干后播种。2. 在发病初期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 克对水50kg喷雾。(三)防治叶斑病(有褐斑病、网斑病、黑斑病):在发病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或50%扑海因500倍液喷雾 。(四)防治病毒病要苗期早治蚜虫。(五)防治锈病在发病初期选用75%百菌清500-600倍液或 95%敌锈钠500倍液加0.1%洗衣粉,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3-4次。
二、防治虫害
(一)防治蛴螬。 1.土壤处理: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3-5公斤或3%毒死蜱颗粒剂4-5公斤或15%乐斯本颗粒剂2-3公斤,兑细土20-25公斤,拌匀撒垡头,随撒随耙。2.药剂拌种剂:用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200-250克或60%高巧种衣剂30毫升兑适量清水,拌一亩地花生种子,凉干后播种。3.开花扎针期, 每亩用48%毒死蜱乳油200-300 毫升或50%辛硫磷乳油300-400 毫升对水100-150公斤喷施根部或灌根,施药后浇水。4.在成虫发生盛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采用杀虫灯诱杀。5.冬闲田冬翻冻垡,冻死越冬幼虫,减少越冬基数。(二)防治花生蚜虫。选用10%的吡虫啉或50%的抗蚜雾每亩10-15或50%的氯氰菊酯乳油每亩20-30毫升,对水50公斤,在蚜虫发生初期上下均匀喷雾。(三)防治棉铃虫、斜纹夜蛾。1.结合管理随手摘除卵块和群集危害的初孵幼虫,以减少虫源。2.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剂30-50 毫升/亩或 25%毒死蜱乳剂75-100毫升/亩,对水50公斤,或用1.8%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在幼虫三龄以前喷洒。斜纹夜蛾幼虫畏光,应傍晚施药。3. 采用杀虫灯、糖醋液诱杀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