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的苦味源于葫芦素C,正因为黄瓜植物体内含有这种叫葫芦素C的物质才有苦味。黄瓜葫芦素C产生的原因及预防途径有以下六个方面:
1、遗传特性对黄瓜葫芦素C产生的影响。黄瓜苦味的遗传受一对显性单基因所控制,与品种有关。现有黄瓜品种资源,可以分为易生苦味的,有时生苦味的,极少生苦味的和无苦味的四种。绝对没有苦味素的品种是不常见的。因此,栽培黄瓜品种除适宜保护地栽培之外,还应选用苦味较轻的品种。
一般来说,叶色深绿的品种往往含有较高黄瓜葫芦素C,容易产生苦味,因此应尽量选用叶色较浅淡的品种。
2、在基肥、追肥中,氮素营养过剩易使黄瓜葫芦素浓度增加。在栽培上,合理供应各种矿物质营养,避免偏施氮肥。最好是氮、磷、钾这几种主要元素要配方施肥,施肥的科学比例是氮:磷:钾=1:1:1,另外,不要忽略微量元素的施加。
3、控苗时间过长,造成植株体内水分过于亏损,也容易促使葫芦素的浓度增加。早春大棚黄瓜不宜过度控水,要合理浇水,促进生化反应的顺利进行,以减少葫芦素的形成,降低葫芦素的浓度,防止黄瓜发苦。
4、高温或低温寒害易造成黄瓜苦味增加。早春大棚栽培黄瓜,由于高温或低温的影响,会引起物质代谢紊乱,使黄瓜品质下降。早春大棚应加强保温及通风设施的建设,避免高低温的影响。当棚室内地温长期低于13℃时,将导致黄瓜的根系发育不良,对肥水的吸收能力减弱,瓜条生育滞缓,葫芦素C积淀增多。
5、光照不足,使黄瓜品质下降。遇到早春阴雨天多时,光照不足,加之低温危害,黄瓜苦味变浓。因此,早春大棚栽培黄瓜,要尽量采用无滴膜进行覆盖,并注意冲洗棚膜上的尘灰,增加透光量。
6、中耕伤根容易产生苦味瓜。早春为提高地温,经常进行深中耕。有时忽略了根系的不断伸长,中耕伤根较多,使根系吸收营养的能力减退,植株营养状况不良,造成黄瓜品质下降。所以,在中耕松土时,切莫伤根系。
只要在生产中注意了以上几点措施,就能基本上减少或防止苦味瓜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