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盲蝽蟓近些年有高发的趋势,其中红背安缘蝽(见右图)最为常见,寄主主要有: 大豆、豇豆、菜豆、绿豆、四季豆、瓜类、花生、合欢、竹类等。红背安缘蝽以成、若虫刺吸豆荚、嫩芽汁液,致豆粒萎缩、嫩芽枯萎,影响产量和品质,严重时全株有荚无豆,几近绝收。
一、形态特征
成虫棕褐色,触角第四节棕黄色,前胸背板中央具l条浅色纵带纹,侧缘直,具细齿,侧角钝圆,后胸臭腺孔和腹部背面橙红色。1龄若虫黑色,形似蚂蚁,2~4龄若虫体灰黑或灰褐色,5龄体灰褐或黄褐,此时危害最重。
二、生活习性
本地一年1代,以成虫在寄主附近的枯枝落叶下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开始活动、交尾,5月上旬至7月中旬产卵,6月底到7月下旬成虫陆续死亡。第1代若虫从5月中旬到7月底孵化,6月中旬到8月底羽化为成虫。7月上旬至9月上旬产卵,8月下旬至9月中旬成虫陆续死亡。第2代若虫从7月中旬到9月中旬孵化,8月下旬到10月下旬先后羽化,11月陆续进入越冬状态。成、若虫常群集在嫩茎或豆荚上取食,遇惊坠地,有假死性。雌成虫产卵于茎秆及附近的杂草上,聚生横置,纵列成串。每雌可产卵40—85粒。
三、防治方法
1. 5月到7月间清除田间或周边杂草,减少成虫的栖息场所。
2. 药剂防治
大豆开花初期喷10%乙虫腈悬浮剂4-5g/亩,喷药时在上午10点前。大豆开花盛期,可以用25%杀虫双水剂400倍液或20%三唑磷乳油1500倍液周到喷雾。大豆花后期到幼果期,如果大量发生喷20%丁醚脲乳油2500倍,喷药时要选择晴天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