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耕作方式的改变以及自然气候的逐渐变化,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壤受到越来越大的影响,严重影响着粮食的产量与品质,影响着粮食及食品的安全。
一、 土壤结构存在的问题:
由于传统耕种方式的改变,加之农业小型农机具的推广,以及经济因素的考虑,现在越来越多的土地耕翻方式以旋耕为主,施肥方式浅施。土壤浅耕,土壤活化层变浅,深层土壤肥力利用不起来,土壤表层的营养元素过度吸收,使土壤耕层退化。
(1) 自然环境的变化对土壤的影响。近些年来,由于工副业的快速无序发展,造成了大气以及水环境的污染,土壤表层的有害沉积物越来越多,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土壤中重金属的超标。(2)大量使用化肥,造成了土壤酸化,土壤板结,土壤中营养元素单一等问题。(3)农家肥施用少,营养元素单一,土壤中有机质越来越少,土壤通透性降低,保肥保水能力下降。(4)水土流失.有的地区重发展,轻保护,大量砍伐树木,破坏绿植,造成生态灾难.
二、 改良土壤结构的措施:结合国家对生态系统的修复以及对大气环境的治理,我们应该采取必要的农业农艺措施,改善土壤结构。
(1)深翻土地。土地深耕,增加活土层,使植物的根系下扎,充分吸收深层的水分和养分。把土壤表层的上茬作物遗留下来的病菌及虫卵以及大气遗留物深放入地下,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对作物的污染,。
(2)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等。既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透气性和保水保肥能力,又可以防止燃烧秸秆,造成大气污染。
(3)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根据对土壤肥力情况以及营养元素的情况测定,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既提供了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又避免了肥料浪费,造成不必要的污染..
(4)多施有机肥。既可以丰富平衡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又可以缓慢释放出肥效,保障作物全生育期的营养需要。
(5)使用化肥以使用复合肥为主,化肥与有机肥结合为主,以免造成营养元素单一。
(6)轮作倒茬.不同作物轮作倒茬,可以防止因同一种作物连续种植,造成土壤营养成分单一,病原菌、虫卵累积增多,造成下茬病虫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