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林下栽培技术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杏鲍菇林下栽培技术

    68627 阅读 2013-12-27 发布时间

     

    一.栽培管理
    1.栽培种配方
    配方一:木屑53%,棉籽壳20%,麸皮20%,玉米粉4%,过磷酸钙1%,石膏1%,蔗糖1%;配方二:玉米芯35%,木屑20%,麸皮20%,棉籽壳18%,玉米粉5%,过磷酸钙1%,石膏1%,蔗糖1%;配方三:木屑35%,棉籽壳33%,豆秸15%,麦麸15%,蔗糖1%,石膏1%。
    2.接种栽培袋
    栽培袋可采用17cm×33c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每袋约装0.6kg左右的干料。装好袋后及时灭菌,在常压100℃条件下维持12~16小时。灭菌后料袋搬进接种室冷却,降至30℃以下时,在接种箱或接种帐中按常规无菌操作规程进行两端接种,装完袋后用木棒打洞到袋底,然后用绳扎紧。
    3.发菌管理
    接种后菌袋移入培养室培育菌丝,菌袋码成“#”字形,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20~23℃,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5%左右,避光,每天进行通风换气。菌袋内两端菌丝生长布满后,用消毒后的针在菌袋菌丝体处扎眼,增加氧气,菌丝生长速度加快。垛内温度25℃以上时要进行翻堆倒垛,一般每隔5天翻堆检查1次,扎眼可与翻堆同时进行。30天左右菌丝可以满袋。菌丝满袋后,移入林内继续培养10天左右,菌袋两端不断分泌黄色液体,此时菌丝已经达到生理成熟,可进行出菇管理。
    4.出菇管理
    (1)覆土出菇 在林下做畦,宽11.2m,深0.20.25m。未出过菇的或者出过一潮菇的菌棒脱袋后平放在畦床中,菌棒相间23cm,表土填满空隙,上面覆土厚度23cm。畦上搭建小拱棚,上盖草帘。温度控制在12~15℃,湿度90%左右。
    (2)直接出菇 气温稳定在14~15℃时开袋,用铁钩勾出袋口表层老菌种,然后封住袋口。3天后喷水保湿,诱导原基形成。催蕾期空气湿度保持在90%上下,温度严格控制在18℃以下,否则菇蕾易软化死亡。形成小菇蕾后开袋,将袋膜向外翻卷下折至高于料面2~3cm。幼蕾期少量通风,保持棚内的弱光,3~5天幼蕾分化为幼菇,每个栽培袋保留2~4个比较健壮的菇蕾。当子实体菌盖直径为2~3cm时,湿度降到85%左右,温度降至15℃左右,加大通风量。林内低于14℃要增加覆盖物升温保湿;白天高于15℃要结合喷雾状水、通风和减少覆盖物等措施降温。
    二. 采收与收后管理
    现蕾15天左右,菌盖平展、颜色变浅,菇体的杏仁味浓。一手拿住菇柄,一手用刀在菌柄的最下方将菇切下,整理干净,轻轻的放在干净的包装箱内码放整齐。采收一潮菇后,清理料面,剔除污染袋。调整好菇棚的环境,经过10~15天,可长出第二潮菇。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