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害、肥害的产生与防范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药害、肥害的产生与防范

    73887 阅读 2013-12-27 发布时间

     

    目前,农药仍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之一,施肥是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不是所有的农药和肥料都能安全、高效,至今仍存在乱用农药的现象,多种农药混用,成本高,效果差,甚至发生药害。有的菜农认为多施肥,产量就高,结果肥多增产却不显著,甚至产生肥害。因此,要注意做到科学、合理施用,充分发挥农药和肥料的最大效益。
    一、药害
    农药对某种作物的某种病虫害有专一性或有效性,即治什么病虫用什么药,不可乱用。有些农药对某些作物比较敏感,如果施用不当容易发生药害。例如王铜、可杀得等铜制剂,可以与甲霜灵、乙膦铝等混用,不能与多菌灵、托布津混用。农药不宜与叶面肥(因含有多种营养元素)混用。同样是灰霉病,用嘧霉胺(施佳乐)防治黄瓜、辣椒、西红柿灰霉病安全有效,用来防治茄子、豆类的灰霉病易发生药害。用杀毒矾、乙膦铝、代森锰锌防治黄瓜、辣椒、西红柿的霜霉病、疫病有效,但用于豆类极易发生药害。施用农药最好下午冷凉时用药,安全有效;如果中午高温用药,一般农药怕光、怕热,易光解,易产生药害。有的菜农怕麻烦,图省事,将几种农药甚至十几种混在一起施用,有的有效,有的无效,甚至受害。有的经销商将多种农药混在一起(无药名,无商标,无施用方法)自称“专利产品”,误导菜农。
    随着蔬菜生产的发展,激素施用越来越多。植物本身可产生内源激素,例如促长的赤霉素,催熟的乙烯等。当作物生长失调时,外部喷施的某些激素叫生长调节剂。激素药物施用量少,对作物敏感,应慎用。一旦施用不当,容易引起激素中毒。(1)促长。植株矮小,节间缩短,生长缓慢,可用赤霉素促使生长。若施用过量,顶部茎秆细长,叶片小,易黄化。(2)矮化。遇到高温天气,特别是夜间高温(20℃左右),植株生长过旺,节间细长(长于15厘米),应适当加以调控。可以适当喷施比久、助壮素、多效唑等。因为含有唑类的药物,喷施后能抑制赤霉素的产生,控制作物旺长。应注意不可过量施用,否则植株矮化,节间缩短变粗,叶片变厚,变黑,变硬不长。(3)防落。作物开花结果期遇到不良气候或营养不良等因素易造成落花落果。辣椒、豆类花期可以喷施“爱多收”(复硝酚钠);西红柿用防落素、茄子用2,4-D,瓜类用座瓜灵(吡效隆)等,注意施用量和方法要得当,因为这些药物具有强内吸、上导性,施用不当常造成顶芽不长,心叶变小细长,果实畸形或僵果等。(4)催熟。果实成熟期,作物本身产生乙烯自然催熟。若遇到温度偏低,氮素过多,生长过旺,果实不易变红,迟迟不熟,可以适当喷施乙烯利催熟;但不可过量,过早,影响正常成熟,品质降低。例如西瓜未成熟时用乙烯利过早催熟,瓜瓤变红,糖分降低,口感不好,不宜久存。
    二、肥害
    合理施肥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为了追求高产量,不考虑具体的土壤状况、作物营养特性及气候条件,长期不合理施肥或过量施肥,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土壤,影响产量和品质,甚至发生肥害。例如棚室蔬菜施用鸡粪做底肥。这些生鸡粪(未沤制腐熟)中含有某些病原菌、寄生虫(卵)、重金属、饲料中的激素等,不经过高温堆肥净化处理,常对土壤、环境、作物等造成不利影响。比较常见的肥害,一是氨气中毒。施入生鸡粪后,由于其腐熟散发出的氨气常直接熏伤叶片,使其呈现白干叶,重则枯死;二是烧伤根部。有的根接触肥料后变成黑根、粗根、短根,根系不发达、植株矮小、黄化。所以这些鸡粪一定要经过高温堆肥充分腐熟后施用,否则极易发生肥害。在追肥时,化肥(N、P、K)不可过量,一般亩用量15公斤,化肥与有机肥(腐熟好的)交替施用,做到小肥小水,适时适量,充分发挥肥效。结果期除适量追肥外,根据作物长势,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适时喷施叶面肥,促使蔬菜正常生长。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